小区里,两个宝妈聊到自己孩子走路快慢的问题:
一个宝妈骄傲地说:“我的孩子11个月就会走路了,听老人说,孩子走路越早智商越高。”
另一个宝妈听了附和道:“好像是有这个说法,我一个远房表姐家的孩子1岁多了还不会走路,都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上次叫她带孩子去检查一下,还骂了我一顿,好心没好报!”
孩子走路早智商高,孩子走路晚智商低,这个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早晚,与智商不挂钩
其实,孩子走路早晚与智商高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起码,现在没有任何的科学理论证明走路和智商两者之间有联系。所以,家长不要被忽悠了。
走路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1.性格因素
性格比较急的孩子,在会爬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走路欲望了,父母就会顺着孩子的意愿,提早教孩子走路。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慢,对走路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就会按部就班,甚学习走路的速度比较慢,导致比较大了才学会走路。
2.身体发育
有的孩子身体发育比较好,下半身的肌肉比较有力量,而且手脚协调能力比较好,只要父母稍加引导,就学会走路了,不用费太大的劲。
有的孩子身体发育不良,比较瘦弱,协调能力也不如同龄的孩子,学起走路就比较困难,因此会走路的时间也比较晚。
3.穿衣因素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被冻到,因此无论春夏秋冬,都给孩子穿一身的衣服。穿的衣服太厚重,也会有影响孩子学习走路的速度。当身体被厚厚的衣物压住的时候,孩子行动不便,就很难起身,会失去很多学习走路的机会。
或者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经常抱着孩子,孩子很少有自主站立和下蹲的机会,也可能导致孩子会走路比较晚。
过早学会走路,反而会有不少危害
家长总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包括学走路也是如此,认为孩子越早学会走路,就是越聪明的表现。殊不知,孩子过早学会走路,反而对身体有不少的危害。
首先会影响腿型,孩子在12个月左右,下肢依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过早学习走路,身体的重量会对下肢造成重压,导致O型或X型腿。
其次会影响足形,同样地,走路的时候孩子的全身重量压在足部,会导致发育未完全的足弓承受的重量过大,容易造成扁平足。
此外还会影响身高,在孩子12个月之前,脊柱的生长速度是比四肢快的,如果没有到相应的年龄就开始走路,会对脊柱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脊柱弯曲、变形,影响后期的身高发育。
孩子多大学会走路才算正常?
那么,孩子多大年纪会走路才是正常的呢?
在9-10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可以扶着床沿或墙壁做一些迈步的姿势。在12个月的时候,孩子的腿部肌肉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可以做出下蹲的动作。
在12-13个月的时候,孩子基本上已经可以扶着支撑物顺畅地走路了。在13-15个月的时候,孩子可以不依靠支撑物,自主行走了,意味着已经学会了走路。
也就是说,孩子在12个月左右学会走路,都是正常的,走路太早或者太晚都不是好事。因此,在孩子差不多12个月大的时候,家长就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走路的情况。
首先要知道,孩子学会走路,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孩子已经能自主性握拳,手指和脚趾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活动。
二是孩子下肢的肌肉力量已经足以支撑身体的重量。
三是孩子四肢协调能力良好,可以灵活地掌握重心。
当孩子已经满足以上条件,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走路了,前期可以借助工具,比如让孩子扶着床沿、墙壁,或者坐在学步车上,学习走路,锻炼下肢的肌肉力量。
后期可以让孩子松开支撑物,尝试独立行走,但是家长要在附近看着,保证孩子的安全,以免磕伤、摔伤。
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一样,家长在教孩子走路的过程中,不要心急,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我家的孩子走路早,就落后了。
只要孩子是健康的,会走路晚一点也没关系。平时家长可以多加引导,通过科学的方法训练孩子走路,但是一定要循序渐进。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