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宝宝们都特别得黏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因为这正是宝宝渴望安全感的表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来说,最大的安全感莫过于呆在妈妈的怀抱里。
什么是安全感?
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
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安全感好的儿童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好的安全感,有助于提升孩子对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是自由探索、及建立自信、自尊的基础。
说通俗一点,安全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心理状态。好的安全感建立好的孩子,是一个在任何环境里都感到自在的孩子。他们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能够明白地告诉自己:我确定我能做好,同时确定事情在我的控制范围内。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不仅在以后走上社会的时候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而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则在0-6岁。所以,孩子三岁定八十,是有科学依据的。
父母能否与孩子之间建立好的安全依恋关系至关重要。父母这种爱与情感上的及时满足,就将内化为孩子的安全感,会帮孩子更好地走向未来的世界。
什么情况下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父母不能好好相爱
父母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是他们生活的楷模。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间的冲突,孩子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美好而和谐的婚姻,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影响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过早的和父母分离
孩子总是有个愿望,是能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总是在一起,有很多的快乐的时光,但是,很多时刻,孩子的这个小小心愿也没办法达成。父母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父母没精力亲自养育。父母怕孩子哭闹,出门或出差不告而别,过早和父母分床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
没有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没有得到行动上的自由、独立与正常情绪的释放。通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与愿望,孩子只能围着成人的指挥棒、“晴雨表”来转,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东西,经常被严令禁止,如:“太脏了”、“太危险了”等等。当成人高兴时,拉过孩子不管是否愿意,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又嫌弃孩子话多,不愿理睬。有时还会拿“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等话语相威胁,有时还拿“许愿”来敷衍孩子。长此以往,就损伤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对成人不信任,自身失去安全感。
父母的语言暴力
另外,家长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难免会积累一些负面情绪。某些情况下,这些负面情绪就会有意无意地由家长传递给幼儿。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父母在自己心情不好时,拿孩子当出气筒。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通常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但就是惹得父母不高兴甚至还招来严厉的惩罚。这种不确定性会让幼儿茫然失措,进而损害幼儿已经形成的对父母、对外在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
父母的过度溺爱
家庭温柔的陷阱,特别是隔代疼,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清道夫”、“铺路石”,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后果
1. 一分开就感到抑郁,产生强烈的被抛弃感;
2. 考虑问题很悲观,经常把爸爸妈妈想得很糟糕,担心自己被伤害;
3. 内心渴望爱,却总是跟父母作和闹,无意识地破坏关系;
4. 情感上极度饥渴,想得到大量的爱与关心,希望爸爸妈妈给自己安全感;
5. 缺乏信任,担心自己的需要不会被满足;
6. 伤心或者感到焦虑时,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用逃避的方式来缓解负面情绪。
怎样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呢?
1、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2、不批评、责备、惩罚孩子,而是欣赏、鼓励、支持孩子。
3、不要挟、威胁孩子,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孩子。(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4、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个性。
5、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
6、修炼自己,以身作则。
家长们应该做到那些事情呢?
和谐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经常处于父母言语不合或是肢体冲突的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会不会离开我?
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独自生自己的闷气,后者会把这股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心中将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充分的亲情陪伴
现在有许多俗称的“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将孩子托付给保姆或是长辈照顾,自己则因为工作应酬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子难得与父母见上一面。
而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像是玩伴一样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将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或培养了。
找到孩子不安的原因
有些大自然或外在环境上的灾害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安,比如说地震、天空中的闪电等,这就是有些孩子对大自然感到恐慌的原因,或者是过大的声响、突然的惊吓等,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安的来源。这时父母可以寻求心理治疗师或其他音乐、艺术的治疗,协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借助游戏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参与活动,或是通过游戏中的肢体接触,这都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父母平时可以多花点心思,设计一些简单的家事、游戏,或DIY手工劳作等,让孩子从做中学,同时也让亲子情感升温,沟通更加顺畅!
容许孩子的哭泣
有时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可能让孩子感到很委屈或孤立无援,比如生病、争宠,或是被隔壁小孩子抢走一颗糖果等,这时孩子哭泣只是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来寻求一些安慰。
不过有些父母却以训斥的方式不准孩子哭泣,此举是不可取的,因为适当的哭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负面情绪,协助建立安全感。
给孩子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头三年,千万不要家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如果是这种状况孩子就搞不清楚到底谁可以对他负责任,所以经常我们会说第一个主要的负责人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负责人一定要稳定,要么是妈妈,要么是爸爸,要么是固定的一位长辈。
给孩子一定的可控感
经常有妈妈问我,是不是孩子一哭了我就应该去抱,孩子一饿了我就应该去喂,孩子摔倒了我就去扶?
我的回答是:不,只需在孩子身边,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因为你在他身边不会让他过度惊慌从而失去安全感,再加上你的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他学会自己控制问题,解决问题。
抚摸孩子
所有的孩子6个月到1岁的时候,最先发展的是什么?就是他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在所有的发展过程中,触觉是被动发展的,因为视觉也好,听觉也好,随处可以有,触觉例外。如果你经常抚摸孩子,拥抱孩子,那么孩子的触觉发展可能更灵敏。
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在长大了以后会发现一种问题,即触觉饥渴。他的小时候,一定曾非常希望当时爸爸妈妈多摸摸他,多拥抱他,多亲吻他,而父母恰恰很少能够做到。
这种要求过分吗?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养料。所以在我们接下来的孩子0到3岁之间,妈妈一定要充分给孩子拥抱,给孩子亲吻,给孩子抚摸。
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原因,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一条道路,所以,父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面对以后的人生。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