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出现积食的苗头,胃口差了,脾气躁了。如果不加调理,有时几天后就会生病、发烧。那么,我们如何在发现苗头之时,就“拨乱反正”、治病于未然?
对此,广东省中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暨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张北平,向辣妈们提供了几个好用的“招数”。她同时分享了,如何应对“肾阳亏虚”的方法。
张北平 固生堂名医
省中医总院脾胃病科暨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换季时的腹泻,与“风寒湿”有关
问:春季将近尾声,季节更替之时,腹泻现象似乎更多,是什么原因?
答:季节的更替,人是要去适应的。广东气候对应风邪,加之春天多雨,温差大,“风寒湿”交杂而来,人体就容易受侵袭而腹泻。
问:这种腹泻,和吃的东西关系大不大?
答:多半还是和季节有关。当然,进食也应留心,如果天气一暖和,就赶紧去吃冰冷的东西,以解口腹之欲,又或者急于脱衣图个凉爽,都不可取。
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与寒
问:如何避免孩子因“积食”等腹泻或呕吐?
答:需注意“营养过剩”。岭南人易脾虚,小儿更是“肺常有余,脾常不足”,所以,特别注意饮食不能过量,要给他吃容易消化的东西,甚至适当地稍微饿他一点。不是有句话吗,“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与寒”。
问:有人喜欢用小儿七星茶等给孩子下火消食,这些需要定期吃吗?
答:如果觉得孩子饮食积滞了、大便干燥了、有口气了,这种情况下可以吃一点,平时则不强调去吃这个东西。较寒凉,属于攻邪,单纯地攻邪必然会伤正气。
所以我的观点,无论是小孩、成人还是老人,还是以“扶正”为主,中医的作用是帮助他恢复自身的正气,然后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帮助恢复自己的自愈能力。
太子参又叫孩儿参,可壮小儿脾胃
问:那日常饮食中怎样对孩子进行“扶正”?
答:对于比较瘦弱、经常生病的孩子,我会建议每天吃太子参,太子参又叫孩儿参,不温不燥,每天20克,煮水喝,脾胃慢慢健壮起来之后,随着胃口和排泄的好转,抵抗力就可增强。
问:孩子日常饮食上,还可怎样调理?
答:食疗比药疗好。譬如煲汤时,有意识地使用健脾的食材,山药就是非常好的选择——山药炖排骨、山药炖鸡汤等。我们推荐道地药材,也就是铁棍山药,当然,用别的山药也可以。
问: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出现积食的苗头,如果不加控制,甚至会生病发烧。那我们如何在出现苗头之时,就“拨乱反正”、治病于未然?
答:如果发现苗头,可以让孩子稍微饿一饿,吃清淡点,选择粥和水果。这时候也可以用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红曲等煮些汤水给他喝,这些都是能消积消食的。等他消食之后,就可以使用上面所说的太子参等日常辅助保健。
肾功能差了,元阳就会漂浮在外
问:老人也是“敏感”群体,换季的时候,肠胃应该留心哪些?
答:老年人“正气”也相对不够,换季容易生病,也要和小孩一样。注意穿衣、防寒凉。吃食上选择平性的,比如山药、马铃薯,这些对脾胃较好。还可常用一些黄芪、党参、薏米等煲汤。过于苦寒会伤脾胃,有的人存在误区,去喝凉茶,喝完胃就不舒服了。
问:他们也许以为自己上火了,因为感觉到口干舌燥。
答:其实很多人口腔溃疡、口干舌燥的,并不是实火,而是虚火。对治虚火,一个可以选择滋阴,用麦冬、石斛来煮水喝。
对治虚火,另一个,其实更多的人是属于肾阳亏虚,脸色比较白,每天有气无力的,然后又舌很淡,脉很沉细,这种反而要用扶火的方法,把火引导到肾脏。
肾是人体的命门,命门之火——元阳是应该藏在肾里的,他现在肾功能差了,所以它漂浮在外面,这时就要用引火下泄的方法,用乌梅、姜炭、山萸肉等引火归元。肾阳亏虚也有小便清长夜尿多、怕冷这么一些表现。
注:文章来源于固生堂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