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吓着了哭闹怎么办(宝宝夜惊哭闹时)

 魔术铺   2023-01-05 20:16: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宝宝夜间惊醒时有发生,常常毫无征兆地坐起来大哭大闹,不喝奶、拒绝妈妈抱,甚至轻轻地碰上一下都不行。每当这时候妈妈们害怕极了,无论怎么安抚都不起作用,只能任由宝宝歇斯底里地哭闹,这几乎成了妈妈的一块心头病。

前段时间,知乎上看到一位宝妈的求助帖子:

“我家孩子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晚上总是睡着睡着就开始大哭,怎么哄都不行,已经连续好几天了,大晚上这个样子,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孩子这是病了还是怎么了?”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这时候,很多有经验的妈妈开始纷纷“献计”,以此来帮助这位妈妈摆脱困扰:

@乐乎所以:孩子肯定是吓着了,我家孩子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古怪行为,大晚上的又哭又闹,最后家里的老人给孩子“叫了叫魂”,这才让孩子好了起来。

@我爱打豆豆:听说小孩子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再或者家里逝去的老人想念孩子,这都有可能让孩子变成这样,宝妈可得当回事。

@流浪云朵:是不是孩子白天受了什么刺激,晚上做噩梦了呀,大人有时候做噩梦也会突然惊醒。

针对宝宝这一现象,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总觉得他们是不是“魔咒”了,或者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吓着了。

这里我要先申明一点,不要孩子一有了问题就总往歪里想,哪里就那么多的牛鬼蛇神来找孩子,我们要用科学的角度去寻找原因,然后再去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那些迷信的行为,咱们真应该绕道而行。

接下来,我们就来冷静地分析一下,宝宝夜间惊醒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这些半夜惊醒的宝宝科学说法为“夜惊”,关于“夜惊”你了解多少?

谈到夜惊,家长或许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孩子醒来只会不停地哭闹,甚至还会发出尖叫声,并拒绝家长的一切安抚行为。

其实,夜惊是孩子睡眠周期转换出现的一种障碍,也就是说他们从一个睡眠周期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的路上,遇到了很难逾越的“沟”,正因为这个沟让他们无法接着睡觉,从而使得他们烦躁不堪,继而出现以下这些行为:

    突然惊醒,伴随哭闹不止的现象

    伴有尖叫、怒喊、惊恐的神情和动作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满头大汗

    常常处于半睡半醒状态中

    清醒之后对此没有任何记忆

    拒绝家长的任何安抚行为

    这样的行为发作时间在1-10分钟,通常几分钟后宝宝就会逐渐安静下来,然后继续接着睡,这是典型的“夜惊”症状,并不是父母经常所认为的着魔。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也许有的妈妈会说,夜惊是不是宝宝做噩梦了呀?

    事实上,夜惊和噩梦是截然不同的,夜惊在睡眠期间频频发生,而且伴随着大哭和恐惧,别看当时表现“恐怖”,一般宝宝第二天醒来也不会记得自己有过这样的行为。这说明处于“夜惊”的宝宝其实是不清醒的。

    相比之下,做噩梦的宝宝会马上从梦中惊醒,他们其实是处于惊醒的状态下。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夜惊”行为?这些“夜惊”的秘密宝妈要提前知道

    【什么是“夜惊”】

    夜惊是小儿睡眠障碍中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发生在2-7岁的婴幼儿身上,也有可能会连累到更小的宝宝。

    【“夜惊”的发生时间】

    夜惊行为一般在夜间入睡90分钟以后发生,此时虽然看孩子是醒着的,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完全清醒过来,意识混乱也分不清楚方向,更对身边的父母产生芥蒂心理。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婴幼儿时期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健全,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都比成人要敏感,如果不能正常进行接觉,就会出现夜惊行为,这属于非正常觉醒行为。

    而之所以会出现“夜惊”现象,可能是由宝宝生理或者心理两方面的因素所影响。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心理因素】

    1)受到惊吓或者刺激

    我们都知道,婴幼儿很容易被一些外在的事物所影响,比如令人恐怖的画面、声音,再或被某一种行为吓到等等,这些都会让孩子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夜间他们虽然睡着了,可是大脑还会飞速运转,回想白天发生的种种事情,一瞬间惊醒就会让他们害怕,从而出现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

    2)家庭关系不和谐造成创伤

    很多孩子所在的家庭并不幸福,爸爸妈妈三天两头地吵架,平时还会对宝宝大吼大叫,这些都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严重的创伤。长期如此对他们的大脑造成一定刺激,夜间常常会被这些负面情绪影响。

    【生理因素】:运动量太大导致疲劳过度

    这期间的孩子活泼好动,每天好像有使不完的精神头,常常晚上睡觉都还处于亢奋状态。身体很疲惫,可是大脑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于是它们两个就开始打架。一个要求身体睡觉恢复体能,一个要求大脑继续工作,然后孩子就在双方打斗中惊醒了。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环境因素】:外在因素对感官的刺激

    刚刚我们也提到了,孩子的神经系统较为敏感,在睡觉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了强光,再或者传出了刺耳的声音,这些外在因素会直接刺激到大脑,从而引发夜惊。

    【病例因素】:身体缺乏营养元素

    孩子发育成长期间需要获取足够的微量元素和钙质,当孩子没有及时补充这些营养时,也有可能会引发孩子出现夜惊的表现。当宝宝频繁或者持续长时间地出现夜惊,家长们就要考虑是否因为身体生病而给孩子造成影响,要及时带他们去看医生进行诊治。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对于夜间惊醒的宝宝来讲,他们非常排斥家长的安抚行为,所以无论你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他们都是拒绝的。其实,这期间的宝宝都是迷糊的状态,也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正真地清醒过来,依旧沉浸在自己睡梦当中,眼前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安全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安抚的时候,他们会全力推开我们,甚至不会让我们碰一下,这是宝宝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

    作为家长,遇到“夜惊的宝宝”本能的反应就是去安抚,希望以此让他们安静下来。但是,这招没有用,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自己迈过这条鸿沟,从夜惊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如果我们强硬地去抱他们,反而会延长宝宝的夜惊时长,面对这么不近人情的宝宝,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一动不动”。

    所以别着急,让他们尽情去哭去闹,当他们克服了自己心理障碍,就会自然而然安静下来,静观其变才是最佳的安抚方式。如果他们能够继续接觉,自然就无需我们过多担心,相反如果彻底清醒过来,再进行安抚也不迟。

    想要减少宝宝的夜惊行为,妈妈们最好要这样做

    其实,很多宝宝在小时候都有过夜惊的行为,这要排除病理性因素外,偶尔一两次的夜惊妈妈们大可不必害怕。随着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这种现象就会逐步的消失。当然,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些细节,让宝宝免去夜惊的困扰。

    ①为宝宝打造安静、舒适的睡觉环境,减少外在因素对其身体的影响;

    ②陪伴着宝宝一起入睡,给予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睡得更加安稳;

    ③睡觉之前减少对宝宝的感官刺激,让宝宝能够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入睡;

    ④不要在宝宝面前大吵大闹,给宝宝造成不良的心理负担;

    ⑤早睡早起,避免黑白颠倒、过多疲劳,建立规律良好的睡眠习惯。

    宝宝夜惊哭闹时,别立即唤醒安抚,“冷处理”才是最佳安抚方式

    现在,我们讲究的是科学育儿,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将会有合理的科学答案为我们解答。有些时候与其胡思乱想,不妨多掌握一些育儿知识,这样在遇到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妈妈们也就不会“病急乱投医”了!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0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