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80、90后,可能是最悲催的那一批人。出生的时候赶上计划生育,结婚的时候又赶上三胎政策。这就是说,会有相当一批人面临着要承担“没有兄弟姐妹”的养老任务和“生三个娃”的社会责任。
听到这是不是有些着急了?甚至还会有点怨气,你不让我生我就不生,你让我生我就生?
如果你了解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和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压迫任务,很可能会有另一种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对人口进行调控
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汉代,但根据一些古籍的数据统计,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人口也不会少。青铜时代,我国人口大约在1300万左右徘徊。后来从西周一直到清末,根据张善余先生的《中国人口地理》研究,从2000万增长到2亿人口。
数千年的历史中,人口变化有暴增,也有骤减。可总体是趋于上升态势的,这主要跟我们的经济制度密切相关。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制度是小农经济,即自给自足。翻译成白话就是,种多少吃多少。
如果你家耕地大,每年收成多,不仅吃不完还能有余粮。剩下的粮食,就能雇人替你劳作。可这雇的人从哪儿来,自然是别家吃不上饭的人。这么一来,地主和农民就有阶级差别了。
或许会有人问,那你少生一点也不就行了吗?
古代哪儿有现在这么高科技的避孕手段,更何况没生出来之前,你怎么知道是男是女?男的就代表劳动力,能下田干活。女生如果出生在富裕家庭还好一些,可如果出生在一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家庭中,无疑是个“累赘”。好一点的被卖去做童养媳,差点的就直接卖到青楼,甚至扔在路边做弃婴。
这么一来,在人口快速成长的同时,重男轻女的观念也逐渐形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土改了,妇女也得到解放,人口问题再次摆在台面上。
1953年,中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不含台湾省人口我们达到了5.81亿,同刚建国时期的4.75万亿增长了7000多万人。人口虽然多了,可粮食的产量却没跟上来,较之建国时才刚涨了5000多万吨。这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人要面临着挨饿的局面。
人口同经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蓬勃旺盛,而人口结构失衡也会拖累经济的增长。
当时党中央十分重视这个命题,毛主席在制定《1956-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方法纲要》的草案中第一次提到计划生育的概念。可在次年,毛主席就认为当前中国的国情暂不适合节制生育,反而应该放开生育。
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想摇身一变成为工业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工人阶级!炼钢、修路等各种工程都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去实现,面对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工人力量。一直到将近十年后,1969年的时候全国总人口突破了八亿大关。
人口总数是上去了,可又有了新的问题。
那就是城镇和农村的人口比例很成问题,此时我们城镇化的规模还很小,再加上农村的生育观念较强,导致大部分劳动力堆积在农村,依然是农业生产力,暂无法转化为工业生产力。同时我们的社会资源又落后于人口的发展。
接着我们又严格控制人口的发展,于是在70年前提出了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中心指导思想的计划生育。这么多年以来,也一直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在贯彻落实。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有不少人一直将“少生”作为重点,其实“优生”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这种“优”不单单体现在生育环境的优良,更应该在后续的教育中下苦功夫,达成人才培养的目的。
说白了,就是人口总数要跟社会资源形成一个适当的比例。这里指的资源,并不是指一个人每天要吃多少大米,喝多少水,而是考虑到教育、就业、医疗等方方面面的资源。
现在中国为什么需要人口?
我们这几年最常听到的一个人口社会学名词,叫“老龄化社会”。
什么是老龄化社会?一个社会上老年人的数量变多?对,但不全对!人口问题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我们不能光看一个群体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就因此而定性,而是要看这个群体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如何。
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如果按照联合国老龄化人口7%的警戒线来算,中国老龄化社会应该处在中高等水平。老龄化社会会给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
经济的三驾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出口,过去四十年我们的经济能飞快增长,就是因为这三架马车全都跑起来了。即便近些年,我们由于疫情、贸易战等因素,这路有些不平,有些颠簸,但也跑得不错,可未来最令人担忧的是,有一架马车会跑不动。
最先力竭的这架马车,应该是消费。
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村子原先有1000口人,他们每个月需要吃掉100头猪。再加上要去卖给别的村的一些猪,那养猪户一个月至少需产出110头猪。
过了十年,村子里就剩下500口人,每个月就需要吃掉50头猪。
又过了十年,村子里剩下100口人,每个月需要吃掉10头猪。
那养猪的人会怎么做?减少养猪的成本,每个月只养11头猪就够了。
这并不是保持一个平衡的问题,而是社会财富会随着人口的萎靡逐步缩小。原先一个村子有一百头猪,现在一个村子就只有十头猪,这么一看你觉得是一个好现象吗?
紧接着,人们慢慢开始不再养猪,因为没有利益可以赚了,这便是投资这架马车也跑不动了。村子里仅剩的猪也只够本村人吃,就更别提卖给别的村,然后出口这架马车也奄奄一息。
国际上对于生育率的标准是平均家庭要达到2.1,也就是说一对夫妇需要生2.1个孩子才算是正常的生育指标。可眼下美欧、日韩、新加坡、均在这个水平之下,而我们更是降到了1.3。全世界只有南非和中东一些国家,生育率有明显的上升。
这个有关于区域生育的问题,我们放到后面再去讲。
我们要面对的情况不单单是猪多不多的问题,还要考虑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口负担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总共有三次婴儿潮。第一次是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在国家开放生育政策下出生的孩子们,这批婴儿潮现在应该是70岁左右的老人。
第二次是上文刚刚提到人口突破8亿大关的那次,此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国民经济逐渐好转,人们“生娃”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现在这批婴儿潮应该是五六岁的中年人,马上就要步入退休的行列。
第三次是1986年-1990年,主要是第二批婴儿潮的人口成家立业,导致全国范围内又出现一批婴儿潮。这批叫“回声婴儿潮”,也是现在肩负被“催生”的任务的80、90后们。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临门一脚”就是第二批婴儿潮,这批人数最多,是中国人口红利的主力军。人口红利眼看就要转化为人口负担,这个负担到底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的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10年的时间,中国大概会有8-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并且这个缺口会进一步被拉大。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由每个省的人社部门支出,有些省份如今已经出现明显缺口。其中东三省的情况并不乐观,从2016年开始养老保险基金便呈现负数状态,而且差额都在四五百亿徘徊。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工业基地,正好在第一批至第二批婴儿潮时,东北因发展工业而衍生了大量的工人岗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产业逐渐衰退,沿海地区的崛起导致东北年轻人流失加剧,失去了经济的活力反而要承担庞大的养老开支,东北地方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当时最享受人口红利的地方,现在不得不想办法来弥补这个空当。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制度总共有三大体系,其中以国家强制性基本养老制度为主,机关、企业自愿举办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和个人、家庭资源建立的养老金制度为辅。
在中国主要以国家强制性养老制度为主要保障措施,全国养老金总量大约有四分之三来自于这种制度,这同一些西方国家恰恰相反。
像西方这些资本,只要有大量资金的地方就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养老自然也是一部分。关于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兔子再跟大家详细展开说说。
按照目前对第二批婴儿潮的人口推测,在2035年我国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将达到1.9亿。到了那个时候,养老金占我国GDP总额多少,就是一个关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多少个年轻人才能填满一个老年人的养老金缺口?
解决养老金缺口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整体制度的改革。
说了这么多,也应该谈谈“生娃”的问题了。
年轻人为啥不愿意“生娃”
前面说过老龄化社会的特征是老龄人口占据社会总数一定的比例,那如果我们同时增加幼儿、少年人口,这个问题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吗?说的容易,可做起来又何其艰难呢。
要求“少生”的时候,我们还能通过各种手段呼吁人们尽可能地减少生育,其中不乏有类似于“一人超生,全村结扎”的标语。可现在要生三胎,我们就给从大环境去入手了。
首先要了解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房价、教育各种乱七八糟的夹杂在一起,客观存在的经济因素固然是很难逾越的大山,但仅仅是降低房价、减少课外培训班,人们就愿意生孩子了吗?未必!
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为挽救低迷的生育率,绞尽脑汁出台了“组屋”政策,成功解决了年轻人们的住房问题。同时还有各种幼儿基金,生胎补助现金的优惠政策,可这些效果都不太理想,眼下新加坡的生育率仍在不断下降。
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日韩,当年繁荣的亚洲四小龙,如今却要为年轻人不肯生孩子而折磨的死去活来。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他们昔日的繁荣,必定会造成今天的后果。
当一个经济体快速得到发展后,毫无疑问城市化规模会迅速崛起、扩张。同时意味着人口的大量聚集,这样对于住房和日常消费的需求便会增大,在这种环境下第一个吃河豚的人很容易成为资本家,大多数人则成了韭菜。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是巨大的生活压力,这种压力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拮据,还有社会形成的一种压迫。现在的年轻人一谈到“生娃”问题,都会笑着摆摆手说:“每天工作很累,回家根本没那个精神。”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回报少了,我们说过在农村生一个男娃就是一个劳动力,将来长大了就能下田耕种,来年能有个好收成。可现在生个孩子,从胎盘就要开始养了。各种检查费、营养费、教育投资、将来还可能要买车买房。很多80后表示,想想自己父母的处境很可能就是自己老了以后。
况且父母一代大多是有储蓄的习惯,可大多数年轻人要么是没有储蓄的习惯,要么就超前消费。等到自己老了的时候,能不能给孩子拿出这笔钱都是一个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以前养儿能防老,现在养儿给啃老。
很多人说这种想法是自私的,兔子倒认为这恰恰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亚洲生育率为何会低迷?这同我们文化土壤是分不开的,要生孩子便需要家庭为依托,因此婚姻一定是置于生育之前的。这种道德观念,在欧美等地显然不如我们如此强烈。
理解年轻人的难处后,我们不能说因此不生,而是要想想,应该怎么生?
如何鼓励年轻人生娃?
现在东北地区已经出现现金奖励三胎政策,这确实是一种办法,但恐怕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现金去生娃,恐怕只有像奥地利那样的国家能做到。
除了住房问题外,在孩子的教育上是不是能够想办法改变一些?将更多的素质教育,例如艺术、体育等项目在更多更广泛地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这样既减少了父母的额外开支,又保证了孩子们的必要教育。
还有在城市集群上的问题,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想扎根在大城市,可有限的资源在面对巨大的需求量时价格必然会成倍增长。是不是可以想办法做到对大城市人群进行一批分流,例如在互联网等新型科技产业崛起后,人们的办公环境可以松动一些,在二三线城市照样就能顺利完成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不单单是缓解大城市的资源紧张,促进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或许在看护孩子的问题上会更轻松一点。
第二批婴儿潮的人马上就要到了当爷爷奶奶的年纪,退休在家后可以帮着年轻小两口照看下孩子、这样将幼儿问题同养老问题结合在一起,或许负担会成为另一种可行的办法。
以前我们是农村往城镇走,城镇往二三线城市走,二三线城市又往一线城市跑。现在人才回流一部分,反而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女性权利的保护问题上也要得到重视,尤其是在职场上对女性生育的歧视要彻底消除。让“生娃”这件事成为婚姻内部的话题,不应再有工作或其他因素的后顾之忧。
结语
谈了这么多,似乎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一点。生育率低迷是全球的一个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上行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这其中经济问题占据主导地位,观念、制度等问题位居于次要地位。
“生娃”要和养老问题结合在一起去看,人口问题就像是一根扁担。如果一头挑起石头,一头挑着棉花,那肯定是会打翻的。
对于经济体来说,短期看金融,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
当前中国仍在享受人口红利,可马上就要把这碗饭吃光了,我们不得不考虑下一碗饭要怎么做才能做得好,吃得香。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