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多发于冬季,种类多,误诊率高,只有做好鉴别诊断,对症给药,才能起到控制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引起仔猪发生腹泻的几种常见疾病的流行性、临床症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指导养猪生产者对症下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1、猪传染性胃肠炎
1.1 流行性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诱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对首次感染的猪群危害最大,而且猪的日龄越小,感染引发的病情越严重。
1.2 临床症状
感染猪发病突然,急性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严重,粪便呈黄绿色或灰白色,夹杂未消化的凝乳块。感染猪的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一般随日龄的增加,病死率逐渐降低。育肥猪、母猪感染后表现出较轻的临床症状,典型的症状为采食量减少、腹泻、体重下降,时有呕吐,致死率低。
仔猪
1.3 防治措施
1.3.1 预防措施
应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检疫。对引进的种猪应单独隔离饲喂,检测无疫情后混群饲喂。应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遇到寒冷季节,应注意防寒保暖。该病一经确诊,务必及时隔离发病猪,并注意对受污染场地消毒。
1.3.2 治疗措施
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重在补液、止泻等。补液可用: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钠3.5 g,葡萄糖20 g;将上述化学品加入1 L水中,充分溶解后给猪服用。仔猪每次口服5 L,每天5~6次,直到痊愈。严重时,可进行腹腔注射。发病猪如发生呕吐,可注射维生素B,每次2 mL~5 mL,每天2次,持续注射2 d~3 d。发病猪的耳鼻、四肢下端如出现青紫,肌内注射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次2 mL~5 mL, 每天2次,持续使用2 d~3 d。
2、仔猪黄痢
2.1 流行性
黄痢为仔猪阶段最易感的腹泻疾病。该病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而诱发,临床上的典型症状为发病猪排出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体内形成的毒素菌株,可导致仔猪急性死亡。就流行性而言,该病多见于出生后数小时至5天内的仔猪,1~3日龄的仔猪为多发群体,7日龄以上的仔猪感染率较低。
2.2 临床症状
该病病程短,一般24 h内。病程快时,仔猪感染后数小时即发病,急性死亡。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发病猪排黄痢,粪便呈黄色水样,夹杂凝乳小块。有些发病猪在排便时水样粪便直接顺着肛门流出,肛门周边不见粪迹,因而此类症状多容易被忽视。发病猪精神萎靡,脱水严重,两眼下陷,昏迷致死。发生最急性型黄痢时,发病猪无下痢症状,身体瘫软,倒地昏迷致死。
剖检病死猪时可见肠系黏膜充血、红肿,胃黏膜红肿,切面红肿、多汁,心、肾等脏器变性,严重时出血点遍布多个地方。
仔猪
2.3 防治措施
2.3.1 预防措施
平时应注意猪舍的清洁卫生,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加强仔猪的护理。如果猪舍以往出现过仔猪发生类似疾病,建议给母猪接种疫苗,使仔猪依靠母源抗体得到保护。常用疫苗为大肠杆菌K88、K99 和987P三价灭活苗,或大肠杆菌K88和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在产前30d给怀孕母猪接种,另外及时给母猪做好预防保健,提高免疫力,从怀孕开始每个月定期用母猪保健包(都易抗+护母宝)拌料饲喂10-15天。
如果有确诊病例,务必及时隔离,注意对污染猪舍的消毒,并加强隔离病猪的护理。对于未发病的易感猪群,可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每次100 g; 或添加磺胺二甲嘧啶,每次100 g。 搅拌均匀后给仔猪喂服,以起到预防控制该病的目的。
2.3.2 治疗
在治疗前,需从病史上分离大肠杆菌,随后进行药敏试验,以遴选出高敏药物。较常规疗法为: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每次20万IU,肌内注射,每天2次,持续用3 d~4 d;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20 mg;三甲氧氨苄嘧啶,每千克体重6 mg; 活性炭,每头猪每次1 g,与药物混合均匀后,1次,每天2次,持续服用3 d~4 d。
在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给发病猪口服补液盐,用法同给患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猪补液所用的方法。同时,加喂葡萄糖,并添加少量盐,或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次8万IU,经10%糖生理盐水稀释,每次用20 mL,腹腔注射,每天1次,持续注射2 d~3 d,治愈效果会更好。
3、仔猪白痢
3.1 流行性
仔猪白痢多见于6~10日龄的仔猪,属于多发性肠道疾病,仔猪吮乳时病原体多经消化道感染。仔猪白痢四季均可发,而以早春、严冬、盛夏最为多见。外界管理不善,气候冷热不定,饲料质量差,母猪乳汁太浓或不足等,都将引起该病的高发、频发。
3.2 临床症状
仔猪白痢属于猪的常见肠道传染性疾病,一般10~ 30日龄的仔猪为多发群体。感染后,仔猪突然拉稀,排出夹杂腥臭味的糊状粪便,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仔猪精神萎靡,脱水,食欲降低,甚至不好;严重时,吐奶。症状较轻时,发病仔猪经治疗即可痊愈,但是不少治愈的仔猪出现反复发病,生长受阻,僵猪症状。严重时,发病仔猪粪便失禁。
剖检病死猪时,可见肠内积蓄大量未消化食糜,肠道黏膜轻度充血、红肿,无特殊症状,肠壁变薄,淋巴水肿,各脏器无特殊性病理变化。
仔猪
3.3 防治措施
3.3.1 预防措施
加强喂料管理,合理调配饲料,禁用霉变、劣质的饲料。哺乳仔猪应及时断奶,及时补料。母猪缺乳时,可采取输液再结合喂服炖海带、猪胎衣、鲢鱼、豆浆、中草药等的方法,起到催乳的目的,如果效果不好,在母猪产前三天开始饲喂奶嘟嘟,每天100克,产后每天50克,连用7-10天。
注意猪舍内的卫生,保持地面的清洁,做好保暖工作一天寒多,炎热时节注意防暑,给猪营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母猪产仔后,应在第一时间对乳头、乳房、胸腹部进行清洗消毒。发现病后应及早隔离,注意对被污染的场地消毒。
3.3.2 治疗措施
临床用药重在抗菌、止泻,除湿热,强免疫力。抗菌药可用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止痢药有硫酸庆大霉素,口服,每千克体重5mg/次~10mg/次,每天2次,持续用2 d~3 d。或者用鞣酸蛋白、痢菌净等,效果更好。适量饲喂小苏打、食母生等,以促进仔猪的消化。补液可用葡萄糖或氯化钾溶液。
4、仔猪红痢
4.1 流行性
仔猪红痢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致,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 d~3 d的哺乳仔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一般不发。 该病多呈散发性经过,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不同猪场均会发生,应作为腹泻类疾病的重防对象之一。
4.2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长短,有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最急性型红痢多见1日龄仔猪,发病迅速,仔猪出生后数小时即表现出临床症状,病程极短,有的不表现症状即死亡。患急性型红痢时,仔猪体温略升高,病程2天左右;发病后全身无力,不吮乳,走路摇晃,排血样稀便,后躯沾污血便,呈濒死状态,病发当天或第2天死亡。
发病猪皮肤干燥,脱水严重,两肢及肛门处常被红色血样粪便粘污,不愿走动,虚弱无力,日渐消瘦。亚急性型红痢,发病仔猪持续排出血性稀粪,初期显黄色,后期为清水样,内夹杂凝乳片;食欲不振,消瘦,脱水,一般在出生后1周死亡。发生慢性型红痢时,病程1周以上,发病仔猪被毛粗乱、无光泽,四肢、耳尖、嘴尖发紫,震颤,摇头,抽搐,很快衰竭而死。少数发病猪可延至5 d~6 d后死亡。
猪
4.3 防治措施
4.3.1预防措施
早期预防,注意消毒卫生,加强饲喂管理,做好产仔舍、地面、用具等的消毒,对分娩母猪腹部、乳房等部位彻底消毒。加强哺乳管理,先消毒擦拭乳房,挤出少数乳汁后才让仔猪吮乳。做好免疫接种,在产前4周给妊娠母猪接种魏氏梭菌苗,每次5 mL,肌肉注射; 2周后,再注射10 mL,以提高母源抗体的水平,增强仔猪抗病体质。
4.3.2 治疗措施
该病高发流行地区,尽早注射抗仔猪红痢血清,每头每千克体重3 mL,可保护仔猪低红痢的感染率。经药敏试验,硫酸庆大霉素、新霉素、痢菌净等均有不错的用药效果。
5、猪轮状病毒病
5.1 流行性
猪轮状病毒病呈地方性流行,不同日龄、不同性别的猪均易感,流行率在50%~80%,一般在早春、晚秋多发,多为散发性,后呈性经过。猪舍卫生不达标,突然更换饲料,都会导致该病的高发。发病猪、带菌猪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轮状病毒会经发病猪的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饲草等周边环境,健康猪经消化道感染。
5.2 临床症状
发病猪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呕吐腹泻,夹杂有水样或糊状粪便,呈黄白色或暗黑色。患病症状的轻重与周边环境、是否继发菌病有关。此外,母猪免疫接种后,所产乳汁含高浓度的抗轮状病毒抗体,这可为仔猪提供母源免疫力,进而降低该病的感染率。
5.3 防治措施
5.3.1 预防措施
预防工作,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执行常规的兽医防疫措施,基本可起到预控该病的目的。在流行地区,可对母猪或仔猪接种毒油佐剂灭活苗或猪轮状病毒弱毒双价苗,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对于轮状病毒油佐剂灭活苗,怀孕母猪可在临产前30 d接种,肌内注射2 mL; 仔猪则于7日龄和21日龄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在后海穴(尾根和肛门之间凹窝处)皮下,每次每头注射0.5 mL。对于猪毒弱毒双价苗,怀孕母猪于临产前5周和2周分别肌内注射1次,每次每头1 mL。 与此同时,应确保新生仔猪尽早吮吸到初乳,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发病,减弱病症。
5.3.2 治疗措施
一旦确诊,应及早隔离发病猪,并加强护理,注意隔离舍的清洁、卫生、干燥、消毒。处方1: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每次24万IU;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每次每千克体重3 mg,肌内注射,每天1次,持续用3 d~4 d。处方2:葡萄糖粉43 g,氯化钠9 g,甘氨酸6 g, 柠檬酸0.6 g, 柠檬酸0.6 g,枸橼酸钾0.2 g, 无水磷酸钾5 g,上述药物或化合物每次加水2 000 mL, 混合并充分溶解后,自由饮服,持续用2 d~3 d,发病猪康复效果明显。
治疗期间,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10%碳酸氢钠溶液,以免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猪
6、单纯性腹泻
6.1 流行性及发生
气候骤变,冷气刺激,采食冰渣、霉变、难消化的饲料,突然更换日粮,鞭炮刺激等,都将诱发猪发生单纯性腹泻。典型症状为发病猪体温无变化,食欲降低,稀粪中夹杂未消化的食糜,无传染性扩散,无致死病例[a]。
6.2 治疗措施
干酵母10 g/次,小苏打3 g/ 次,上述药品按6次服用,每天2次,持续用3 d~ 4 d,效果突出。
总之,复杂多见的猪腹泻性疾病会严重危害猪场的经济效益,给养猪生产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这几种腹泻性疾病具有极为相似的临床症状,必要时需结合剖检病理,通过肠系膜淋巴结、肠胃黏膜等病理变化鉴别,并应按致病因素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以更好控制猪腹泻类疾病的发生,为健康养猪保驾护航。
我是胜群养殖大讲堂,关注我,点赞转发,后续有更多养殖知识和养殖技巧与您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