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用品选择一定要谨慎,稍不留神就留下了安全隐患。尤其衣服,直接接触宝宝娇嫩的皮肤,更要谨慎选择。市面上童装的材质、款式繁多,然而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衣服是千万不能给宝宝穿的。你知道吗?
如何挑选宝宝衣物?面料好坏很关键
家长对宝宝衣物安全性的关注点,往往先集中在衣服的面料材质上,大部分家长喜欢选择纯棉等天然材料。
这确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纯棉衣物有比较好的透气、吸湿性,而且不易引起过敏,另外,纯棉不易起静电,不容易吸附细小粉尘。
那如何判断一件衣服的材质是否是纯棉呢?随着材料和织造工艺的进步,在没有标签,或者标签不可靠的情况下,对于咱们这些外行人来说,仅凭手感来判断是越来越不准了。
有人提出用“燃烧法”,即点燃衣服上的线头,看火焰、闻味道、看灰烬,能够简单区别棉、麻、毛等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具体的方法是,在衣服的缝边处剪下一小条布料,缓慢靠近火焰,将其点燃。
棉、麻:棉麻刚靠近火焰就会燃烧,有黄色火焰,冒蓝烟,味道像是烧纸,灰烬很少,呈灰或黑色。
毛、真丝: 这两种动物性纤维遇火后都有“烧头发”的焦臭味,燃烧速度比棉麻制品要慢一些,灰烬呈颗粒状,用手指轻轻一碾即碎。
人造纤维:人造纤维的种类非常多,多数靠近火焰后先软化、熔缩,点燃后边融化冒泡、边冒黑烟,有刺激性的臭味或辛辣味,燃烧后残渣灰烬比较多。
但这种方法有不少弊端:首先在商场、服装专柜,基本不太可能让你直接打火机来测试,既不安全,也会损伤衣物。其次,一件衣服未必只用了一种材料,可能面料、里料、缝合线、标签、装饰的材料都不同,但都会不同程度直接接触宝宝的皮肤。
袋鼠麻麻的建议是:家长们并不必执着于一定要给宝宝穿“纯棉”。并不是所有的纯棉都好,也不是所有的化纤都不好。
纯棉衣物有个突出的缺点,就是弹性差,容易缩水、变形。
而有的人造纤维布料,或者棉纤混纺的布料,只要符合安全标准,也是可以给宝宝穿的。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莱卡”,就是在95%棉+5%氨纶,这种棉纤维混纺的布料透气性、吸水性和棉差不多,但比纯棉弹性好,而且洗后不容易缩水和变形。
所以说来说去,判断和选择衣服材质最靠谱的方式,还是看衣服上的标签,并且要买“三有”的正规品牌童装,它的标签才能够反映衣服真实使用的材料。
为什么买童装一定要看标签?
通过标签,我们可是能看出很多门道的哦。正规商家生产销售的服装,必须是三证齐全,而且内容相符的。
1、看三证:领标、合格证(吊牌)、洗标
领标:一般在衣领或裤腰后侧。
因为领标的位置特殊,可能会让宝宝不舒服,有些商家会比较贴心,把小宝宝衣服的领标放在外面,防止摩擦宝宝皮肤。
领标上除了品牌商标,还应该有衣服的号型。如果缺少号型,往往就是不正规,或是被替换过标签的。
缺少尺码信息的领标
吊牌:上面的内容包括衣服名称、号型(规格)、执行标准、面料(里料)、生产厂家、产地、安全类别、质量等级、条形码等。
以下面这件宝宝连体服的吊牌为例,就基本包含了上面这些信息:
水洗标一般有材料和洗涤说明。
那么我们家长要特别关注的几个点:三标基本信息是否齐全,内容是否一致。
我们细心留意一下,非品牌专柜的童装店及某宝买来的便宜童装,很多吊牌内容不全,甚至水洗标、吊牌内容标注天差地别,比如吊牌写着100%纯棉,水洗标却“80%棉 20%聚酯纤维”。
要么是未经过工商检验合格的非正规小厂、小作坊,胡乱钉标签;要么是零售商家把杂牌散货的吊牌、标签拆了,统一挂上自家的标签来以次充好。
某宝上的童装,就是吊牌、标签不合格,信息不全的重灾区,很多家长在某宝买衣服都遇到过这种尴尬:快递到手,不光三标内容混乱,而且和图片里天差地别,甚至是品牌童装的“山寨”款。
那些来自于小工厂、小作坊的三无童装,商家只管原料便宜,款式好卖,哪管什么质量安全?你还敢买吗?
2、看安全类别
根据目前的国家标准,服装类商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B、C三类。A是婴幼儿用品,B类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就是说,我们大人平时穿贴身穿的衣服应该是B类,外套、大衣达到C类就可以。而3周岁以下宝宝的衣服、用品必须是A类,3周岁以上才可以选择B类。
可别小瞧了这个安全类别,这样的分类主要根据衣物的甲醛含量、pH值、染色是否牢度等综合决定的。
1)甲醛含量:甲醛对宝宝有多大危害,相信家长们都不会陌生。目前大部分服装的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有甲醛,婴幼儿服装的含量标准是≤20mg/kg,儿童及成人的则是75和300,差别还是很大的。
2)pH值:服装纺织品的染色、加工过程中会用到碱,如果碱性较大,会对宝宝皮肤造成严重的刺激,引起过敏、皮炎等急性反应。因此宝宝适用的A类服装,pH值要求在4~7.5之间,即呈弱酸性或中性。
袋鼠麻麻建议大家仔细看看吊牌,虽然不能100%买到一件好的衣服,但至少不会是太差、存在安全风险的。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适合什么款式?
对此专家表示:选购宝宝衣服时,款式、结构一定要符合体型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
说人话
详细来说,0~2周岁的宝宝,身体发育快,皮肤嫩、骨质软,体型一般是肉肉的。对童装的要求是棉质为主,宽松柔软,透气性好。外衣宽而不松,保温性好,利于宝宝活动。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长得快,衣服要常换常新,所以一个尺码别买太多。如果发现衣服有点小了,可别把宝宝硬塞进去,不利于生长发育哦!
3~6周岁这个阶段是性别强化期,也是宝宝审美的敏感期,很多家长会发现,从三岁左右,宝宝就会自己要求买或穿哪件衣服了,并且会出现明显的颜色、款式特点的偏好。
宝宝出现这种“爱美”的行为时,家长千万不要在言语、行为上打压他,而应该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审美,教孩子自己挑衣服、买衣服,搭配和穿衣服。
所以这个阶段对童装的要求是,在宽松、舒适的基础上,还能体现一些性别差异,男孩穿出“帅”;女孩穿出“俏”。
之前有一个热门话题叫“爸妈带VS奶奶/姥姥带”,至今还有很多宝妈都借此打趣自家娃,离开了自己就从帅哥靓妹变得“土味”扑鼻。
现在,越来越多出现了款式风格完全照搬成人服装的现象,在童装专柜里,我们经常看到蓬蓬纱大到夸张的礼服裙,以及无袖、高开叉的小旗袍,大量工艺复杂的珠片、锈花楼空、透视等成人服装元素,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童装上。
袋鼠麻麻个人建议,在给孩子挑选衣服时,可以有一些成人的流行元素,但整体来讲还是要色彩淡雅柔和,款式要符合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比如模仿成人的窄腿裤、衬衫,并不利于孩子活动,显然不适合日常穿。
其实好的童装品牌都会在设计时考虑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儿童的身材比例跟大人不一样,所以对服装腰、颈、袖口等部位的设计要求较高,还要考虑纽扣、拉链等连接部位的安全性。
这些款式的衣服暗藏风险
决定一件衣服的款式是否适合宝宝,除了材料安全、款式好看,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有些暗藏危险的设计或装饰物一定不能要。咱们来看几个某宝爆款里的反面教材:
危险1: 装饰挂件、扣子
婴童服装上的小花、卡通装饰配件、纽扣等,如果拉力、缝制牢度达不到要求,一旦脱落后被宝宝误吞,造成异物卡喉窒息等意外。突出的装饰物、拉链是否尖锐,可能划伤皮肤。
危险2:带绳子的连帽衫
秋冻季节,很多家长会给孩子的外套内加上一件连帽衫,孩子们穿的一些连帽衫上有根可以收紧的绳子,而孩子在玩耍时,容易被这根绳子勒住脖子,成为“夺命绳”。
近年来,在儿童穿连帽衫致命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在美欧、日本、澳大利亚都有相关的强制性的标准,16年我国也公布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部和颈部不应有任何绳带
7岁及以上儿童服装:头部和颈部调整服装尺寸的绳带不应有自由端,其他绳带不应有长度超过75mm的自由端。头部和颈部当服装平摊至最大尺寸时不应有突出的绳圈,当服装平摊至合适的穿着尺寸时突出的绳圈周长不应超过150mm;除肩带和颈带外,其他绳带不应使用弹性绳带。
但在市场上仍然能看到不少童装仍然采用这种设计,家长一定要自己提高警惕。
危险3:带有拉链的裤子
最好别给宝宝穿带有拉链的裤子,尤其是男宝宝,以免小丁丁被夹住。
危险4:大面积印花
如果童装表面有大面积、颜色鲜艳的印花图案,摸上去感觉是隆起的、有一定厚度,而且手感有点黏,甚至在水洗之后发生脱落,家长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服装在印花过程使用了质量差的涂料。
袋鼠麻麻有话说
我们选购童装时,千万别盲目追求款式新颖、颜色好看,关键得做到这几点:
1)在正规的商场、超市,购买有一定信誉的品牌。
2)尽量选择颜色浅、手感柔软、透气性好的纯棉产品。
3)看清服装上的三标,三标信息不全、内容不符的尽量别买。
4)检查衣服外观是否有明显的脏污、瑕疵,轻轻拉一下接缝处、扣子和装饰物,看缝线是否有松散,扣子和装饰物是否牢固。
5)闻一下衣物是否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有刺鼻气味,可能甲醛含量超标。
6)宝宝的衣物无论是否贴身,回家后一定要清洗一下再穿,这样既能洗去附着的灰尘,又可减少pH值超标带来的危害。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