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新生儿宝宝的一举一动和细微的身体变化,都牵动着妈妈的心,无论是翻身,独坐,还是爬行,宝宝学会一项新技能,都让妈妈欣喜异常。
宝宝出牙更是成长中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豆爸即使到了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初毛豆的第一颗小萌牙萌发出来的时候,不光是豆爸,全家人都十分惊喜。可牙齿的萌发时间或长或短,不尽相同,到底几个月的时候长牙才算是正常呢?
这份宝宝乳牙萌发护理表,请父母收下。
长牙的故事,其实还得从孕期说起,妈妈怀孕第6周时,腹中宝宝的牙齿就开始悄悄发育,只不过,此时牙齿的雏形,还被深深埋在牙龈中。
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后4~6个月,牙齿开始蠢蠢欲动,破土而出。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不着急”的宝宝,他们可能在10个月甚至更晚的时候,才长出第1颗牙齿。
综上所述,如果宝宝4-12个月出牙,都属于正常范围。尽管宝宝的出牙时间略有差异,但不应该相差太远。
豆爸知道,有些宝妈这时候会有一些疑惑,同样年龄的宝宝,为啥牙齿萌发的时间却不尽相同呢?事实上,影响宝宝牙齿萌发的原因有很多,豆爸在这里就给大家举一些可能会影响宝宝牙齿萌发时间的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影响到宝宝的牙齿萌发呢?一般来说和几方面原因有关
● 性别因素
性别差异,会对出牙时间造成一定影响。通常规律而言,男宝宝的出牙时间,会略晚于女宝宝。
● 早产因素
早产宝宝的出牙时间与足月宝宝是不同的。例如,在孕30周就出生的宝宝,他第1颗乳牙的萌出时间,也要相应延后。
● 营养因素
乳牙萌出时间晚,还可能与宝宝的营养不足有关系。
不少宝妈认为缺钙会引发宝宝出牙时间晚,这一说法并不全面,除了钙元素,维生素D对宝宝的牙齿生长也很重要,当宝宝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会导致钙质无法完全吸收,甚至导致牙齿萌出过晚。
● 疾病因素
当宝宝满13个月后,第1颗乳牙依旧迟迟未曾萌出,建议爸爸妈妈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严重的营养不良,唐氏综合症患儿以及脑垂体异常都可能导致牙齿萌出过晚。这些需要医生的检查才能确定。
在掌握了宝宝牙齿萌发的一些特殊之处之后,作为家长,宝妈们应该向豆爸学习一下怎么帮助宝宝熬过磨人的“牙齿萌发期”,毕竟宝宝在这个阶段常常会出现牙齿不适的情况。
宝宝牙齿护理有技巧,出现下面几种表现,说明家长该上心了
宝宝出牙是有征兆的,一般会提前一到两个月出现,正确的护理,能够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口水多
第1颗牙齿的萌出,会刺激宝宝分泌更多的唾液,一旦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口水疹,这一情况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更为常见。
【护理原则】:对付过多的口水,方法很简单,宝妈要及时用柔软的纯棉毛巾为宝宝轻柔地擦拭掉多余的口水,并涂上护肤霜。
烦躁
出牙期间,宝宝可能会莫名其妙的哭闹,这些现象在出牙前一两天尤为明显。
【护理原则】:冰冷的东西,可以有效缓解出牙的种种不适,妈妈可以在冰箱冷藏几把勺子,也可以让宝宝来咬磨牙棒。
胃口变差
长牙期间的宝宝,吃奶时会变得反复无常,他们会因为牙龈不适,迫切想要塞个东西到嘴巴里,因此表现出特别着急喝奶的样子,可一旦开始吸吮乳汁,又会因为吸吮动作导致疼痛加剧,而拒绝食物。
【护理原则】:给宝宝准备一些凉爽的食物,吃奶瓶的宝宝可以适度把奶嘴孔调大,如果宝宝拒绝吸吮,可以改用勺子或者是杯子喂食。
咬人
出牙期的宝宝,不光会啃咬玩具和衣服,更喜欢咬人,妈妈的乳头,爸爸的手臂和肩膀,很有可能被小家伙狠狠咬上一口。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大呼小叫,正确的做法是忍住委屈的泪水,否则宝宝会认为这是个好玩儿的游戏,甚至因此养成咬人的坏习惯。
【护理原则】:当宝宝比较安静的时候,妈妈用干净的纱布蘸上水,为宝宝按摩牙龈,帮助宝宝缓解不适的同时,也是一场不错的亲子互动。
育儿寄语
出牙期的种种不适,很快就会过去,当宝宝冒出可爱的小白牙时,爸爸妈妈一定会激动万分。我们要做的就是,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帮助宝宝平稳健康长出人生第一颗牙齿。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