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婴儿惊为天人(春来我不先开口)

 魔术铺   2023-01-02 22:18:03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前言: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流传极广的诗。

然而,这首诗的作者是不是毛泽东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基本可以确定这首诗是伪作,毛泽东并没有写过这首诗。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没有写过这首诗

毛泽东提笔

01、毛泽东作《咏蛙》出处

1987年7月17日,广州《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毛泽东〈咏蛙〉诗》。

文章作者叫徐秋良,是湘潭作协的作家(湘潭是毛泽东老家)

这篇文章篇幅极短,只有200多个字。

原文是: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考入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读书期间,他写过一首《咏蛙》的诗。

其诗是: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毛泽东年仅17岁。

据史料记载,在入学考试时,学校规定的作文题目为《言志》,这正合毛泽东的心意。

当时应试者,大都写的是些尊孔读经,追求成名成家的内容。

而毛泽东满腔热情地抒发了一个17岁青年的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志愿。

校长李文甫和监考的国文教员读后,惊呼:“我们学校取了一名建国大才。”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没有写过这首诗

少年毛泽东

这是目前见于记载的,第一篇说毛泽东写过《咏蛙》诗的文章。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影响极其深远,很多人都以为年轻的毛泽东曾写过这首诗。

很多知名的作家先后将此诗当成了毛泽东的作品,并收录于毛泽东诗词作品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规范的出版社就已经出版了100多种收录了这首《咏蛙》诗的毛泽东诗词作品。

其中不乏一些正规单位,知名作家,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或者地方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出版的作品。

比如季世昌的《毛泽东诗词》;刘济昆的《毛泽东诗词全集详注》;罗炽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等等。

(比如,季世昌就是研究毛泽东诗词的知名作家,担任过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

正是这些作家的传播和推广,很多人因此认为毛泽东确实在1910年写过这首《咏蛙》诗。

02、是谁在咏蛙?

有意思的是,如果去搜索《咏蛙》诗,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首诗的作者或者写过与此诗相似的作者并非毛泽东一人,而是有很多个说法,并且诗的内容大同小异。

第一,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写的《咏蛙》为:

独坐井边如虎形,柳烟树下养精神。

春来唯君先开口,却无鱼鳖敢作声。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没有写过这首诗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第二,明英宗时期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薛瑄。

薛瑄写的《咏蛙》为:

蛤蟆本是地中生,独卧地上似虎形。

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

第三,明朝嘉靖年间首辅张璁。

张璁写的《咏蛙》为: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第四,明朝嘉靖年间大奸臣严嵩。

严嵩写的《咏蛙》为

独坐池边似虎形,绿杨树下弹鸣琴。

春来我不先开口,谁个虫儿敢出声。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没有写过这首诗

严嵩剧照

第五,清末天水县令郑正鹄。

郑正鹄写的《咏蛙》为:

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荫。

明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做声。

在这几个版本中,明朝首辅张璁版本与毛泽东版本最为相似,只有一个字有所差异。

《咏蛙》诗作者是张璁的说法出自《毛泽东诗词新探》。

这是一本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巨著,篇幅长达28万字,由武汉出版社在1995年出版。

作者何联华,是著名的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他这个说法可信度非常高。

而说法来源时间最早的是郑正鹄版本。

据民国时期《天水县志》记载:

是清朝末年,湖北英山有个名士叫郑正鹄,他曾到甘肃天水当县令。

郑正鹄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惩恶扬善,大力打击恶绅土豪,为民除害。

他的种种做法,引起了这些恶绅的嫉恨。

他们欺负郑正鹄是个外地人,而且身材矮小,于是让人画了一只青蛙,嘲讽郑正鹄。

结果,郑正鹄不卑不亢,在画上写了这首《咏蛙》诗。

从资料来源上说,郑正鹄版本时间出现最早、可信度最高。

因此,1988年5月,当著名作家黄飞英从《天水县志》发现这个故事和郑正鹄版本的《咏蛙》后,马上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一篇名为《〈咏蛙〉诗的作者是谁》的文章。

文章有力地反驳了徐秋良的说法,证明《咏蛙》的作者是郑正鹄,而不是毛泽东。

面对黄飞英提出的质疑。

有人说,自古诗人写诗的时候,意境相似,感触相同,写出类似的诗不足为奇。

也有人说,毛泽东博览群书,或许是他在看过《天水县志》后,从中得到了启发,写下了这首诗。

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我们可以断定的是,郑正鹄写《咏蛙》时间要比毛泽东早,至于毛泽东有没有写过这首诗。

我们可以从说法的最早出处,徐秋良那篇文章开始分析。

03、漏洞百出

其实,仅从徐秋良的文章中就可以发现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很小,所表达的内容却十分凌乱。

文章意思是,毛泽东在离开韶山,就读东山高小读书期间,他写了一首《咏蛙》诗。

正好,东山高小入学考试要写一篇表达自己志向的文章。

毛泽东于是就拿这首诗当做了答卷,让校长李文甫和监考老师惊为天人。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没有写过这首诗

东山学校

这个故事听起来挺传奇,然而却漏洞百出。

这故事首先就跟电视剧里用对联测试学生是否真才实学恶狗血桥段如出一辙。

假如东山高小真的布置过这样的入学考试作业。

毛泽东又怎么会用一首七言绝句作答?

其次,这首《咏蛙》诗表达的意境是诗人不卑不亢,霸气侧漏,满怀自信。

根本看不出徐秋良文章所说的“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志愿”。

最后,校长和监考老师又为何会凭这么一首诗断定毛泽东是建国大才?

且不说此时毛泽东年纪还小,影响个人成长和日后成就的因素极多。

要知道,此时清朝还没有灭亡,一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居然敢说自己的学生是“建国大才”。

建国?你的学生建的是什么国?

这在封建时代等同于谋反!

消息一旦传出,东山高小要是敢收“建国大才”,必定会遭到清政府的迫害,砍脑袋都是轻的。

校长和老师这哪是在夸毛泽东,分明就是在害毛泽东。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没有写过这首诗

少年毛泽东

好吧,就算我们吹毛求疵,先理解校长所说的“建国大才”其实就是一句夸奖的话。

这篇文章还是有很多错误的。

04、凭空捏造

事实上,徐秋良这篇文章没有半点来源和出处,也没有任何史料可以支撑,甚至根本就不符合真实历史。

别的不说,徐秋良文章中东山高小的校长叫李文甫,实际上,真实历史上东山高小的校长叫李元甫。

文章连校长的名字都搞错了,简直就是张冠李戴。

如果说,这只是徐秋良一时疏忽,搞错了人名(文章中并没有提到国文教员的名字,其实这位老师的名字叫谭咏春)

那么,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在徐秋良提出这个说法之前,我们看不到任何历史文献提到过毛泽东写过此诗。

在1987年徐秋良写下这篇文章之前,所有毛泽东诗词作品,都没有收录此诗。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有很多东山高小的校长同学和老师还在世。

比如萧三,熊晓春,黄绳甫,谭世瑛,舒融涛分人。

他们也写了很多回忆文章,都没有提到,毛泽东曾写过《咏蛙》。

更为重要的是,萧三还写过一篇与之类似的文章。

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萧三曾首先为毛泽东写了个人传记。

1942年12月14日,萧三写了《毛泽东同志的少年时代》一文,文章中写道:

“毛泽东参加了入学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他联系人民的痛苦,民族的危急,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抱负,一气呵成地写了出来。”

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徐秋良文章基本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毛泽东当时参加入学考试写了一篇《言志》的文章,而非写了一首《咏蛙》诗。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没有写过这首诗

少年毛泽东

问题来了,萧三的话可信吗?

非常可信。

萧三是湘乡县萧家冲人,原名萧克森,字子暲,因排名第三,后改名萧三。

他出生于1896年,比毛泽东小三岁,但是他在1907年就考入了东山高小。

而毛泽东是在1910年到东山高小读书的。

毛泽东在东山高小读书期间,很多同学因为毛泽东家庭条件一般,都看不起他。

而萧三却和毛泽东相处得很好,两人成为相交莫逆的好朋友(值得一提的是,萧三的哥哥就是与毛泽东、蔡和森并称湘江三友的萧子升)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没有写过这首诗

毛泽东和萧三在延安

由于萧三和毛泽东并不是同时入学,他没有参加入学考试,毛泽东写文通过入学考试,赢得校长赞誉这个故事,萧三也只是听说,并不是亲身经历。

因此,1988年8月,当萧三对这篇文章又进行了一次修改,严谨的他就删除了这个情节。

当事人的回忆无疑要比徐秋良更为可信,萧三都没有提及毛泽东写过《咏蛙》,请问徐秋良是怎么考证出来的呢?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毛泽东是否写过《咏蛙》是存在很大争议的,甚至可以断言,毛泽东并没有写过此诗。

(食堂个人认为,毛泽东的《咏蛙》就是伪作)

徐秋良这个故事无非是想证明毛泽东少年时代就志向不凡,文韬武略,傲绝一时。

实际上,毛泽东经纬天地,历史早已经给出了答案,根本就不需要这么一个故事来证明。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171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