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怎么才能让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怎么才能让自己家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羡慕的孩子”,能够在千千万万的同龄人中崭露头角,成为少年天才?这恐怕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家长都曾面对的问题,尤其作为咱们中国的家长父母,一直都在困惑和迷茫中苦苦思索追寻着其中的答案。面对市面上充斥着各类五花八门的教育宣传和教育理念,经常会无所适从,应该怎么才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请通过阅读我的系列专题文章慢慢去思考,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
(一)依恋及其作用
1、依恋
定义
是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结。这个人主要是母亲,或与婴儿有密切联系的人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最初婴儿只是依恋那些能够满足自己身体需要或能够激起某种特定情感与行为的人,而并非所有的人。
案例:10岁的女孩为何如此胆小?
背景资料:妈妈坐月子,身体不好,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先后换了6个保姆。
2、依恋的作用
可以激发父母或抚养者更精心地照料婴儿,使依恋的双方在心理方面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
如果这个感情联结被破坏,则会造成依恋的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
依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情感,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依恋情感建立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基本态度的形成。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
1、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0~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形成阶段
2、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阶段(0~6周)
第二阶段: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
第三阶段: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
谢弗与爱默逊的依恋阶段与鲍尔贝的阶段论虽然在具体的划分标准与时间上有所差异,但他们关于依恋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研究结论却是基本一致的。
(三)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和他的同事长期观察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性质评定的方法,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占65%~70%,也被称为B类儿童;
回避型依恋,“无依恋的儿童”,这类婴儿约占20%,也被称为A类儿童;
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占10%~15%,也被称为C类儿童。
(四)依恋的测量方法
1、陌生人情景测验:
20世纪60年代,安斯沃斯首创陌生情景测验来研究婴儿的依恋,这是一个半结构化的实验室程序,适用于测量12-20个月婴儿的依恋行为、探索行为和依附行为。它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过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
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行为主体变量: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婴儿和陌生人;
(2)人际关系变量;
(3)焦虑源:与抚养者以及陌生人的相互作用;
(4)主要情景:陌生人入场和退场、亲子分离和团聚。
陌生情景测验程序如下:
首先母亲和婴儿(12-18个月)一起进入室内;
母亲用玩具引发婴儿兴趣,鼓励婴儿自由探索;
陌生人入场,与母亲交谈并与婴儿交往;
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和婴儿活动;
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母亲再次离开,婴儿独自待在室内;
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
最后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好婴儿,陌生人离开。
实验的八个程序,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实验者从邻室通过一个单向观察屏对婴儿进行观察。并记录婴儿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反应,包括:
操弄玩具时的活动方式;
啼哭与紧张表情;
引起母亲注意的尝试;
尝试与陌生人接近的倾向。
2、依恋Q分类法(AQS)
这种方法克服了陌生情景法在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考察家庭环境中1-5岁幼儿依恋安全性行为的一种测量工具。最早是由W.Stephenson在1953年创始的,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依恋Q-set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测量尺度,用来代表依恋关系安全性的程度。这种测量依恋的方法共有90个项目,描述与依恋有关的行为,要求观察者——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或母亲对这90个项目进行归类,分成九类。
(五)影响依恋的因素
1、父母的养育方式
安斯沃斯研究了26对母子。
详细记录喂食时间的选择,母亲对婴儿饥饿、啼哭的反应速度,母亲是哄婴儿吃,还是强迫婴儿吃,是喂得过多还是喂得不饱,母亲是否允许婴儿拒吃新的食物等等。发现母亲喂养婴儿的模式对以后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确有一定的预测性。对婴儿的食物需要显示高度敏感性的母亲,他们的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当婴儿满12个月时,又重新考察了母亲教养类型与婴儿依恋的关系。从敏感性——不敏感性、接受——拒绝、合作——干扰、易接近——不理会四个方面评定母亲教养婴儿的行为特征。结果发现,安全依恋型婴儿的母亲,在这四个方面的分数都高于中点。也就是说,这些母亲都是敏感的、接受的、合作的,也是婴儿最容易接近的。另外两类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在这四方面的分数都比较低。
克拉克一斯坦怀特(Clarke·Stewart,A.K.,1973)得到的研究事实进一步证实了安斯沃斯的看法。
用三个维度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
反应性——对婴儿的哭、叫唤、语言要求等的反应比例;
积极的情绪表达——充满感情的接触,加上微笑、表扬、说话等等;
社会性刺激——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微笑、谈话或模仿婴儿的频率。
结果: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三个维度的分数都很高。
这些实验研究中可以看出:依恋并不仅仅是母亲使婴儿的需要(包括食物、水、温暖、舒适、解除痛苦等)得到满足。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间的绝对量也不能单纯决定婴儿依恋的性质。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2、儿童气质对依恋的影响
婴儿早期的气质特点很可能影响了母亲对他们的态度。
那些见人便笑,喜欢被人抱的婴儿更容易赢得成人的欢心。而那些不容易被抚慰而安静下来的婴儿就易遭到成人的冷落,与人交往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耳聋婴儿的依恋发展比正常儿童慢。
(六)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1、动物依恋行为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哈洛对恒河猴的研究发现,隔离时间长的幼猴不论它是由金属母猴抚养,还是由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
哈洛确信“婴—母联结”在灵长目动物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母亲的教养是所有灵长目动物正常发展的中心。
萨克特(Sackett,G.P,1967)追踪研究了这些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的情况。发现这些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时期仍不适应“社交”,完全隔离的猴子,在性成熟时缺乏交配能力,对自己生育的婴猴也不会给予照料。
据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早期未形成依恋的猴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能恢复正常的行为。母爱剥夺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不可逆的,只要条件适宜异常的行为模式仍有可能逐渐恢复。
2、儿童早期依恋行为对其以后行为的影响
1951年鲍尔贝和同事报告了一些过早离开父母的婴儿状况。
结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在这里,儿童既可找到满足,又可找到愉快。如果依恋这个节目能被合适地演出,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我信任,并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一个人未能在早期形成与母亲的依恋,他将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力量的不牢靠的成年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对于鲍尔贝的这个结论,既有人赞成、支持并得到实验的证实,也有人表示怀疑、反对。
这些早期未能形成依恋而使行为受到影响的情况能不能改变?
本世纪30年代后期,斯基尔斯(HaroldSkeesls)曾作了这方面的尝试,说明:早期有害环境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持续长久的剥夺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到目前为上,还不能说有一个精确的实验材料可以证明早期的依恋性质会对以后的行为和个性产生持久的影响。
3、家庭教育指导与建议
重视早期安全型依恋的建立。它有助于培养婴儿对自已、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以及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后期变化也可能给发展带来影响。儿童早期与父母、照顾者的关系是影响个性的重要因素,但幼儿园、学校等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因素也有影响。
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塑造。因为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既要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也不可忽视现实的塑造,因为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