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瑶族人崇拜狗,不仅不吃狗肉,而且敬狗如袒。瑶族的先民是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南北朝时有瑶族称为“莫瑶”。唐代诗人杜甫游湘江时写《岁晏行》,其中“渔父天寒网罟凉,莫瑶射雁鸣桑弓”,即是对瑶族先民生活的描述。他们居住在高山峻岭,他们崇拜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据汉末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当年高辛氏长年和房王作战,但不能取胜。有~天他发出布告说,谁要取了宿敌房王的头,就把公主赐给他作妻子,奉禄三百户。高辛氏养了一条狗,长着五彩斑烂的毛,名叫盘瓠。它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冲入房王的阵中,历经三月之久,终于把房王的头咬下交给了高辛氏。 高辛氏认为盘瓠不是人类,但又不便违约,即修建宫阙,把公主就赐给了盘瓠。盘瓠和公主结为夫妻,又过了三年,生了一十二人,六个男的,六个女的,于是他们又互为夫妻,繁衍子孙,这就是后来的瑶族。
作为出嫁礼物,公主把其父王的一半领土带给了盘瓠。但是,高辛氏为了减少他的损失,就采纳了大臣的进言,把他们流放到会稽索东南两万一千里的山地,封给盘瓠及其子孙,所以瑶民子子孙孙就居住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
居住在云南蓝坪、宁浪、维西、丽江等地的普米族,也非常敬重狗,不吃狗肉,过年逢节还要特意给狗吃饭团子。父母年老寿终,孝子如果当天遇到狗.孝子就要向狗磕头谢孝。家住在丽江的普米族,儿童取名时,举行入社仪式,也要向狗磕头。
普米族有不同自称,如“普英米”、“普日米”、“培米”等,均意为白人。汉文史称“西番”或“巴苴”。l960年根据本民族意愿定名为普米族。源出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根据这个民族的传说和历史记载,他们原来聚居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甘肃、四川边沿一带,约在公元7世纪前沿横断山脉长期迁徙到今天的四川越西、冕宁、汉源、九龙及石棉等地,l3世纪后又陆续迁入并定居在现在分布的地方。
在狩猎为生的岁月里,捕获禽兽是离不开猎狗的。由于猎狗的捕获,才有兽肉,有兽皮。狗对人忠诚,看门守户,防窃防盗。出门遇有蛇虫,仗狗作先行,保主人、牲畜平安。普米人在长期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如果没有猎狗追随,就难以防备野兽的侵袭,就难于管理和保护畜群。在许多危急的关头,是狗帮了他们的大忙,救了他们的生命,所以普米人认狗为始祖,视之为衣食父母,看作神圣,是有一定依据的。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居住在我国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都要过吃新节。节H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破晓后,带上米饭和祭品到田间,祭毕先人后,立即舀三大碗香喷喷的白米饭给狗吃,然后他们才自己尝新。他们这种敬狗习俗,来自一个优美的传说:古时,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人的祖先告劳拿了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回了谷种,放在谷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一天晚上,长臂阿乌友手扒天边,藉着天灯脚踏石碓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引起谷仓起火。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天廷的谷子国。告劳求雷公劝回谷种,雷公便说谷种没上天,告劳愿意再拿出奇珍异宝换谷种,雷公也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个求救于狗的办法。等谷子成熟时,让狗到谷子国的稻田里打几个滚,谷子沾在狗毛上就带回来了。农历七月十三H早上,狗临走时,告劳又交待要取谷杆五尺高,谷穗五尺长的谷种。狗上天跑得太急,在南天门摔了一跤,把告劳的话记错了,结果跑到了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最后还是被天兵发现,把狗打落到天河里。狗落人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出水面,然后游过天河回来,尾FI,Eff_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第二年春上犁田下种,秋里金灿灿的谷穗成熟了。告劳为了感谢狗的恩德,就在狗上天取种的古历七月十三日这天,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米饭,先给狗舀了三大碗吃了,然后自己尝新。从此七月十三日,便沿袭为苗家的的吃新节,即敬狗日。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