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佝偻病(佝偻病)

 魔术铺   2023-01-02 01:51: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我身边也有好多同事喜得贵子、千金。作为爸爸的我,也经历了迎接宝宝出生的喜悦,到他第一次站起来走路的惊喜,一路走来,也学会了很多育儿经验。作为骨科医生,身边会有好多初为人父、人母的朋友问我,我的宝宝夜里经常会惊醒哭闹,是不是缺钙?你帮我看看我的宝宝还有没有鸡胸、罗圈腿畸形。他们共同担心的问题就是害怕宝宝缺钙导致的佝偻病的发生。毕竟宝宝如今在中国式家庭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佝偻病。

佝偻病—千万不要因为它让宝宝"畸形"一生!骨科医生教您如何防治

什么是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简称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它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继而出现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虽然很少会直接危及生命,但是因为其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佝偻病会使得小儿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肺炎、腹泻、贫血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所以,我们要对佝偻病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

佝偻病—千万不要因为它让宝宝"畸形"一生!骨科医生教您如何防治

佝偻病如何影响小宝宝的身体健康的呢?

在人体内,维生素D对于钙、磷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维生素D缺乏病后导致人体钙、磷代谢异常,对机体的影响时全身性的,其突出表现就是佝偻病。维生素D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人体内合成的。外源性的来源食物,如鱼、肝、蛋、牛奶等含有维生素D3。维生素D被人体吸收后并无活性,它需要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作用后,最终形成活性很强的1,25-羟基胆骨化醇后才能发挥生物效应。1,25-羟基胆骨化醇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

1. 促进小肠黏膜对于钙、磷的吸收。

2. 促进肾脏对于钙、磷的回吸收,以提高血钙、磷的浓度。

3. 能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促进骨吸收,提高了血钙、磷浓度。

4. 能直接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钙盐沉积。

佝偻病有哪些病因?

1. 维生素D摄入不足:女性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如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双胞胎均可使婴儿的体内储存不足。母乳的维生素D含量较少,不能满足婴儿需求,若不晒太阳、不补充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婴幼儿就易患佝偻病。

2. 紫外线照射不足:也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日光中的紫外线在人体维生素D的化学反应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冬季日照时间短、紫外线弱,所以冬季缺乏户外活动,城市居住者佝偻病的发病率高。

3. 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食物中的钙磷比例直接影响钙、磷的吸收,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钙的吸收率较高。而牛乳中钙磷含量虽然高于人乳,但是引起钙磷比例不当(1.2:1),钙的吸收率较低,所以不吃人乳而选择人工饲养吃奶粉的宝宝容易发生佝偻病。

4. 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如早产及双胎婴儿生后生长发育快,需要维生素D多,且体内储存的维生素D不足,容易发生佝偻病。2岁以后的宝宝生长速度减慢,而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生也明显减少。

5. 疾病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先天性胆道闭锁或狭窄,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可引起佝偻病。

6. 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使维生素D加速分解。糖皮质激素有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

7. 其他因素:过多的谷类食物含有大量植酸,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形成不溶性植酸钙,不易吸收。

婴儿或儿童每天需要多少维生素D?

1. 专家推荐所有1岁以下的婴儿从出生后数日开始每日摄入400IU维生素D,相当于10μg维生素D。如果您的孩子只喝母乳,应让其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您可在大多数药店购买到液体维生素D滴剂。

2. 儿童应每日摄入600IU维生素D,相当于15μg维生素D。如果您的孩子没有从乳类或其他食物中获得这一数量的维生素D,应使用补充剂。大多数儿童用多种维生素产品都有足量的维生素D,但是如果您不确定,请向孩子的医护人员核实。如果您的孩子存在让其难以获得充足维生素D的疾病,则可能需要加大剂量。

3. 请咨询孩子的医护人员,该给婴儿或儿童使用哪种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多少剂量及何时使用。剂量取决于孩子的饮食、孩子是否有医学问题和其他因素。不要超过医务人员推荐的使用剂量。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病症。临床上分为初期、应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和应激期统称为活动期。本病多见于3-18个月的婴幼儿,主要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快,营养需求大有关。18个月以后则为恢复期为主。

1. 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易激怒、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因烦躁及头部多汗导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此期常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片检查多正常。血生化检查改变轻微,仅仅血钙浓度正常或稍微减低,血磷浓度降低。

2. 应激期:除了初期症状意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1) 骨骼改变往往在生长最快的部位最为明显:

a. 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因为此时的婴儿颅骨发育最快。继而出现方颅畸形、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晚且出牙顺序颠倒,牙齿缺乏釉质,易患龋齿。

b. 胸廓:胸廓畸形多发生于1岁左右的小儿,表现为:肋骨串珠样改变,鸡胸或漏斗胸。

c. 四肢:腕关节、踝关节畸形,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出现类似于手镯、脚镯畸形。下肢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小儿,出现"O"型腿或"X"型腿。

佝偻病—千万不要因为它让宝宝"畸形"一生!骨科医生教您如何防治

d. 其他:学会坐的宝宝会出现脊柱畸形或侧弯。

2) 全身肌肉松弛:患儿肌张力降低,头颈部软弱无力,坐、立、走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

3) 其他:大脑皮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常伴发感染,可有贫血、脾大等表现。

3. 恢复期:经过适当治疗后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血清钙磷浓度恢复正常。

4. 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佝偻病—千万不要因为它让宝宝"畸形"一生!骨科医生教您如何防治

如何诊断我们家的宝宝是不是存在佝偻病呢?

佝偻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维生素D缺乏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条件的可以测生化及拍摄X线片。

1. 维生素D缺乏病史:母亲怀孕期间或者在妊娠晚期摄入维生素D少或者无,日光照射少及有缺钙症状者。冬春季出生儿、无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未加服维生素D制剂、户外活动少的儿童。

2. 佝偻病的诊断标准:

1. 刚开始发病时,患儿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可有维生素D缺乏史,生化可见25-(OH)D3低于25nmol/L,或1,25-(OH)2D3处于低限以下。

2. 初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或伴有轻度颅骨畸形和轻度"串珠"、"手镯",血钙、磷轻度下降。

3. 应激期:初期的症状加重,畸形加重。

4. 恢复期:上述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和日光照射后明显好转。血钙、磷恢复逐渐正常。

5. 后遗症期:此期无上述症状,仅仅有骨骼畸形。年龄大约在3岁以后。

佝偻病引起的骨骼畸形有哪些?

1. 轻度:方颅、轻度"串珠",轻度"O"型腿(站立、两足并拢,膝关节距离在3cm以下)

2. 中度:颅骨软化,明显的"串珠",轻度"O"型腿(站立、两足并拢,膝关节距离在3-6cm),"X"型腿在中度以上(站立时两膝关节并拢,两踝距离在3cm以上)

3. 重度:影响生理功能和运动功能。上述畸形明显加,并出现影响步态的O或者X型腿畸形。

佝偻病—千万不要因为它让宝宝"畸形"一生!骨科医生教您如何防治

佝偻病如何治疗?

治疗的目的为控制病情及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以口服为主。维生素D制剂选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单次或多次、补充途径(口服还是肌注)应根据患儿临床具体情况而定,遵医嘱服用,强调个体化给药。同时应该补充钙剂,1-7岁的儿童,每天要适量补充钙剂,每天早晚各喝牛奶250ml,加上其他饮食的钙量,可达适宜摄入量。还有一种叫冲击疗法,需要医师指导下应用,不可随意滥用。

婴儿或儿童可从哪些食物和饮料中获得维生素D?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和饮料包括:

1. 添加了维生素D的婴儿奶粉、奶、橙汁或酸奶

2. 煮熟的鲑鱼或鲭鱼

3. 金枪鱼罐头

4. 添加了维生素D的谷类

5. 鱼肝油

婴儿或儿童也可从阳光中获得维生素D,其身体可利用照射到皮肤上的日光来合成维生素D。室外玩耍可帮助您的孩子在锻炼的同时获取维生素D。但请务必咨询孩子的医护人员日晒多少为宜,您的孩子应至少在部分时间涂抹防晒霜以防止日晒伤和其他由日晒过多引起的疾病。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佝偻病?

应该从围生期开始,以1岁以内小儿为重点,系统管理到3岁,做到早抓、抓小、抓彻底。

1. 普及预防措施:

a) 加强宣传工作,包括孕妇、围生期、乳儿期的合理预防佝偻病知识,具体落实在妇幼保健管理系统工作中。

b) 推广法定维生素D强化食品。

c) 加强乳幼儿合理管理和喂养,按时加辅食。

d) 加强小儿户外活动,集体儿童加强三浴锻炼(空气浴、日光浴、水浴)。

佝偻病—千万不要因为它让宝宝"畸形"一生!骨科医生教您如何防治

e) 预防和早期治疗乳幼儿常见病。

f) 城建部门在对居室设计时,应把日光照射角度考虑进去。在建筑群中应考虑设置儿童和老年人活动的绿化区域。

g) 人工紫外线装置应引入有条件的保托机构。

2. 药物预防法:对于处于妊娠期、婴幼儿期以及高危人群予以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总结与推荐:

●佝偻病是指骨矿化不足导致的生长板改变,发生于生长板闭合之前。骨软化症是指骨矿化受损,通常与佝偻病合并发生。

●可根据缺乏的主要矿物质对佝偻病进行分类。低钙性佝偻病为钙缺乏所致,钙缺乏通常是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某些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病例则是由于钙的摄入或吸收不足。低磷性佝偻病通常由肾脏磷损耗所致。低钙性佝偻病中,血清钙水平往往下降。

●低钙性佝偻病和低磷性佝偻病的骨骼表现相似,可能包括囟门闭合延迟、顶骨和额骨隆起、肋软骨结合部膨大("佝偻病串珠")、腕部增宽,以及胫骨股骨侧弯(O型腿)。

婴儿或儿童可从以下食物和饮料中获得维生素D:1.添加了维生素D的婴儿奶粉、奶、橙汁或酸奶。2.煮熟的鲑鱼或鲭鱼。3.金枪鱼罐头。4.添加了维生素D的谷类。5.鱼肝油。婴儿或儿童也可从阳光中获得维生素D,其身体可利用照射到皮肤上的日光来合成维生素D。室外玩耍可帮助您的孩子在锻炼的同时获取维生素D。

婴儿或儿童每天需要的维生素D量为:1.专家推荐所有1岁以下的婴儿从出生后数日开始每日摄入400IU维生素D,相当于10μg维生素D。如果您的孩子只喝母乳,应让其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您可在大多数药店购买到液体维生素D滴剂。2.儿童应每日摄入600IU维生素D,相当于15μg维生素D。如果您的孩子没有从乳类或其他食物中获得这一数量的维生素D,应使用补充剂。大多数儿童用多种维生素产品都有足量的维生素D,但是如果您不确定,请向孩子的医护人员核实。如果您的孩子存在让其难以获得充足维生素D的疾病,则可能需要加大剂量。3.请咨询孩子的医护人员,该给婴儿或儿童使用哪种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多少剂量及何时使用。剂量取决于孩子的饮食、孩子是否有医学问题和其他因素。不要超过医务人员推荐的使用剂量。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认为我的科普对您有所帮助,动动小手点个赞和关注。如果您对佝偻病有疑问也可以留言,共同讨论。如果大家想了解哪一个疾病,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您的关注,是我奋勇前行的动力!

#青云计划# #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


参考文献: Pitt MJ. Rickets and osteomalacia are still around. Radiol Clin North Am 1991; 29:97. Shapiro IM, Boyde A. Mineralization of normal and rachitic chick growth cartilage: vascular canals, cartilage calcification and osteogenesis. Scanning Microsc 1987; 1:599. Hunter WL, Arsenault AL, Hodsman AB. Rearrangement of the metaphyseal vasculature of the rat growth plate in rickets and rachitic reversal: a model of vascular arrest and angiogenesis renewed. Anat Rec 1991; 229:453. Lacey DL, Huffer WE. 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avian rickets. I. Changes in epiphyseal and metaphyseal vessels in hypocalcemic and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Am J Pathol 1982; 109:288. Huffer WE, Lacey DL. 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avian rickets II. Necrosis of perforating epiphyseal vessels during recovery from rickets in chicks caused by vitamin D3 deficiency. Am J Pathol 1982; 109:302. Takechi M, Itakura C.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 epiphyseal plate of chicks fed a vitamin D-deficient and low-calcium diet. J Comp Pathol 1995; 113:101. Sabbagh Y, Carpenter TO, Demay MB. Hypophosphatemia leads to rickets by impairing caspase-mediated apoptosis of hypertrophic chondrocyt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5; 102:9637. Rauch F. The rachitic bone. Endocr Dev 2003; 6:69. Misra M, Pacaud D, Petryk A, et al.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hildren and its management: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and recommendations. Pediatrics 2008; 122:398. Oestreich AE. The acrophysis: a unifying concept for understanding enchondral bone growth and its disorders. II. Abnormal growth. Skeletal Radiol 2004; 33:119. Chapman T, Sugar N, Done S, et al. Fractures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rickets. Pediatr Radiol 2010; 40:1184. Kim S, Park CH, Chung YS. Hypophosphatemic osteomalacia demonstrated by Tc-99m MDP bone scan: a case report. Clin Nucl Med 2000; 25:337. Carvalho NF, Kenney RD, Carrington PH, Hall DE. Severe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in toddlers resulting from health food milk alternatives. Pediatrics 2001; 107:E46. Robinson PD, Högler W, Craig ME, et al. The re-emerging burden of rickets: a decade of experience from Sydney. Arch Dis Child 2006; 91:564. Muhe L, Lulseged S, Mason KE, Simoes EA. Case-control study of the role of nutritional rickets in the risk of developing pneumonia in Ethiopian children. Lancet 1997; 349:1801. Najada AS, Habashneh MS, Khader M. The frequency of nutritional rickets among hospitalized infants and its relation to respiratory diseases. J Trop Pediatr 2004; 50:364. Whyte MP. Physiological role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explored in hypophosphatasia. Ann N Y Acad Sci 2010; 1192:190. Baroncelli GI, Bertelloni S, Ceccarelli C, et al. Bone turnover in children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before and during treatment. Acta Paediatr 2000; 89:513. Gonzalez Ballesteros LF, Ma N, Ward L, Backeljauw P, Wasserman H, Weber D, DiMeglio L, Gagne J, Stein R, Cody D, Simmons K, Zimakas P, Swartz Topor L, Agrawal S, Gordon R, Tebben P, Faircloth R, Casey L, Imel E, Carpenter TO. Hypophosphatemia associated with elemental formula use in children with feeding problems. Annual Meeting of the Pediatric Academic Societies, Baltimore, MD. May, 2016. Abstract #3853. Available at: https://www.aps-spr.org/regions/ESPR/meetings/2016_ESPR_Platforms_Sunday_AM_Endocrinology.pdf (Accessed on August 01, 2016). Mohn A, De Leonibus C, de Giorgis T, et al. Hypophosphatasia in a child with widened anterior fontanelle: lessons learned from late diagnosis and incorrect treatment. Acta Paediatr 2011; 100:e43.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158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