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属于元宵节节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均为不同的食品。更多请看下面关于元宵节手抄报内容:
元宵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可以分为“欢度元宵节”、“观花灯”、“吃元宵的习俗”等主题。
欢乐闹元宵手抄报资料:关于花灯的谜语有哪些?
1.马嵬坡下泥土中(打一外国影片或游戏名)——古墓丽影
2.扶桑已在飘渺中(打一外国影片)——日本沉没
3.到了长城放声唱(打一歌名)——好汉歌
4.离别正堪悲(打一歌曲名)——欢聚
5.黄河大合唱(打一歌曲名)——摇篮曲
6.东南西北皆欲往(打一歌曲名)——走四方
7.老式波音(打一歌曲名)——涛声依旧
8.两对情人互相思(打一歌曲名)——双双
9.青梅煮酒论英雄(打一歌曲名)——双截棍
10.天涯海角(打一歌曲名)——在那遥远的地方
11.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动物名)——鱼
欢乐闹元宵手抄报资料:元宵起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在汉文帝时期,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在某些地区是由红薯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