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婴幼儿两岁前应该进行母乳喂养。
养育孩子是一场父母的“修行”,对于宝宝来说,出生后最重要的就是喝奶。所以妈妈的修行从母乳开始,开始到结束,妈妈要给宝宝一个完美的收尾。
妈妈对母乳喂养都非常在意,想要让宝宝吸收充足的影响,但断奶早晚都会来。有妈妈的想法是如果自身母乳充足,那么就一直给宝宝吃下去,这种想法对吗?
这种想法也不对,如果断奶过晚,断奶超过三岁,会让孩子对妈妈的母乳产生过分依赖的性格。
断奶时机不对会如何?
这二个错误的断奶时机会对婴儿造成身体或者心理的影响。
第一种:错误时机是6个月前断奶
妈妈休完产假要上班给宝宝断奶?
如果是妈妈要上班,可以购置吸奶器和储奶袋,在公司的母婴室或者茶水间,利用休息时间把奶水抽出,放在冰箱里带回家喂宝宝。
母乳在6个月之后,就没有营养不用吃了?
这种想法更加的错误了,母乳里的营养成分,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只不过婴儿在6个月后,对营养的需求更加的多元化,需要添加辅食。
宝宝6个月后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依然很高,吃母乳可以让宝宝有更多的抵抗力。
第二种:错误时机是厌奶期断奶
宝宝一般在4-6个月时会出现厌奶期,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好多妈妈因为宝宝不爱吃奶了,顺水推舟就给宝宝断了奶,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厌奶期断奶的时间太早,导致宝宝的营养跟不上,可能影响自身的发育。面对厌奶期,正确的做法是宝妈用耐心,让宝宝重新爱上喝奶。
说了上面这二个不能断奶的时期,那么正确断奶时机是宝宝多大呢?
正确的断奶时期是什么时候?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给出了明确建议:二周岁前对所有的婴儿进行母乳喂养。
2岁是宝宝的最佳断奶时期,这样做的好处也很多,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四点。
母乳喂养可提高婴儿的智商
母乳喂养提高幼儿的入学准备和出勤率
母乳喂养与成年后的高收入有关
母乳喂养能减低母亲患乳腺炎的风险
母乳如此的珍贵,最天然的母乳,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给宝宝完美的营养,所以断奶需要谨慎,不要稀里糊涂的就开始给宝宝断奶。
妈妈应该在宝宝6个月的时候正确添加辅食,并且继续母乳喂养宝宝到2周岁,2周岁才是给宝宝断奶的好时机。
看到这里的妈妈知道了正确的断奶时机,但是一想到自己要给孩子断奶,脑海中肯定会出现自家娃嚎啕大哭的情景,这让妈妈难以接受。
强制断奶让宝宝难以接受
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妈妈中,有43%的人选择慢慢减少母乳量和次数,还有27%的人选择用奶瓶喂母乳,逐渐过渡到用奶瓶喂奶粉。
但是还有12%的妈妈,选择了对宝宝最不友好的强制性快速断奶。
强制性断奶的方法千奇百怪,有的妈妈选择在乳房上抹上刺激性调料,宝宝吃不了了就断奶了。
也有的妈妈选择让家人带宝宝,跟宝宝不见面,任凭宝宝如何哭闹也坚决离乳。
有妈妈在育儿群里说道:“宝宝断奶四天了,依然不肯接受奶粉,我该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不止孩子哭闹难受,妈妈的心也会饱受折磨。
强制断奶不仅让宝宝的身体,一时间不能接受,甚至宝宝的心理也会有较大波动。
科学断奶的好方法是温柔离乳
1. 逐渐减少母乳喂养量和喂养次数
举例:如果妈妈正常每天哺乳三次,宝宝吃辅食三次。那妈妈想要断奶的时候,可以把辅食的次数提高到四次,用一次辅食替代一次母乳填饱宝宝的肚子。
这样可以逐渐由母乳转变成辅食,注意这样替代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的替代,太快将母乳全部替换成辅食后,宝宝的肠胃接受不了。
妈妈在减少哺乳量后,自身的母乳分泌也会随之减少,缓解乳房充盈肿胀,利于断奶后回奶。
2. 选择宝宝玩乐的时候减少亲喂次数
宝宝在兴奋的玩乐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让妈妈母乳。这个时候可以用辅食或者奶瓶的奶粉喂饱宝宝,宝宝的注意力都在玩乐上,也不会因喂养方式而拒绝。
3. 选择用奶瓶逐渐替代妈妈亲喂
1岁内的宝宝在断奶后也要吃配方奶粉,家长可以先用母乳瓶喂的方法,让宝宝先接受奶瓶,然后慢慢转变成奶粉瓶喂,这样就解决断奶的烦恼啦。
4. 必须陪伴宝宝
断奶的时候,妈妈躲避宝宝是错误的做法,不能在断奶的时候,让宝宝经受双重打击。
正确的做法:宝宝在逐渐断奶的时候,妈妈要加强亲子陪伴,让宝宝知道妈妈一直是爱着自己的。同时注意给宝宝提供可口的食物,愉快的就餐心情,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成功断奶。
扩展阅读:婴儿在断奶前后的饮食调配有四点注意
1.饮食清淡:自制食物无需加糖加盐,这样做是为了婴儿的味觉上有一个适应过程。
2.不要强行喂食:宝宝不喜欢吃,妈妈可以过一段时间再喂食,或者换一种食物。妈妈应该找到宝宝拒绝的原因,再合理喂食。
3.别孩子一哭就喂食:孩子哭不一定是饥饿,还有可能是其它的原因,妈妈不要盲目喂养。
4.逐渐添加多种辅食:按照宝宝的辅食添加流程,逐渐添加辅食种类,从米粉逐渐过渡到喂干饭、红薯等。
小岛叨叨叨:千万不要在宝宝不舒服、发烧生病、打疫苗的时候断奶,这个时候的宝宝最需要妈妈的怀抱和母乳的抚慰。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多平台优质创作者,关注我,孕期营养健康、孩子成长教育,给您专业指导。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