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1月23日,浙江宁波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一件很让人揪心的事情:一个出生才一个多月的宝宝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见到宝宝时,男婴脸色惨白、手脚冰凉,已有休克征兆。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宝宝肚子上有一条五十厘米长的小肠裸露在外,其中一段 25 厘长的小肠已经发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男婴被送到ICU,医生说“只要度过三五天危险期,就没有大碍。”
据了解,男婴父母才26岁,却已经是5个孩子的父母。孩子父亲告诉记者:发现宝宝肚脐鼓起,就找来刀片,在孩子肚脐上划了一刀,想给孩子放放气,不想小肠夺口而出,吓得夫妻俩赶紧将孩子送往医院。
没文化真可怕,遇到无知父母,真替孩子揪心。养了五个孩子,连最基本的育儿常识都不懂,孩子以后可怎么办?宝宝肚脐鼓起,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婴幼儿生理现象,学名叫做脐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宝宝脐疝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脐疝?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肚脐残端会在出生半月左右脱落,然后留下一个向下凹陷的肚脐眼。但是,一些宝宝在脐带脱落数天或者数周后,脐部会凸出,宝宝哭闹的时候,肚脐部分皮肤会变得很紧很薄,并且呈现微青色,用手指轻触会有冲击的感觉。宝宝哭闹停止,安静下来,肚脐则恢复正常,但是在肚脐部分会留下松弛的褶皱,手指轻触会感觉到里面有空气或者水的存在,这种情况就是婴幼儿脐疝。
婴幼儿脐疝怎么形成的?
婴幼儿脐疝形成的原因是这样的:
宝宝脐带脱落后,肚脐部分是一个先天薄弱处,宝宝身体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被称为脐环。当宝宝哭闹、咳嗽等原因,使得婴儿腹腔内部压力增高,便会导致腹腔内小肠、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简单一点说,就是婴幼儿脐疝是宝宝发育不完善导致的。大多数婴幼儿脐疝都会在宝宝1岁左右好转,2岁之前消失,所以准妈咪不必太过担心。
说不担心是假的,让谁看到宝宝肚脐鼓起那么大一个包都会心中恐慌,遇到婴幼儿脐疝怎么办?
婴幼儿脐疝怎么办?
我家大宝一个多月的时候肚脐开始鼓起,我们这边家乡话叫做“气肚脐”,宝宝哭闹的时候感觉肚脐的部分都要爆掉,很担心,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的解释很简单:宝宝常见的生理现象,2岁之前多数会自己消失,然后送给我们一个小妙招用来对付宝宝脐疝。
医生的小妙招是这样的:找一段和宝宝腰围差不多的松紧带,用柔软的面部包裹住一枚一元硬币,缝在松紧带中间,松紧带一端缝上一颗扣子,另一端开了一个小口做扣门儿。然后围在大宝腰上,宝宝哭闹的时候,硬币所在的部分正好顶在肚脐凸起的部位,有效避免的宝宝肚脐凸起太厉害。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睡觉的时候解下松紧带,宝宝醒着的时候帮宝宝围上。就这样过了四五个月,宝宝的脐疝竟然不药而愈。
现在想来,医生的小妙招就是一个简易的脐疝带,药店里应该都有卖。
宝宝脐疝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没有科学的育儿知识,害了宝宝。科学育儿,从你从我做起。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