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剪纸中独特的姊妹艺术
劳动人民创造了民间文艺,也享受着民间文艺。他们的精神享受,除了剪纸之外就是看不腻的戏曲,听不厌的民间故事、传说,看不烦的年画,还有自幼学会的民谣、农谚等。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很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像女蜗传土造人、姜太公钓鱼、十二生肖、八仙传说、牛郎织女、以及杨家将、包公、水浒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上年纪的巧手能把其中的一些故事说得有头有尾、绘声绘影,这些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成为他们为人处事和伦理道德的典范,“王祥卧冰”的故事成为民间剪纸表现的传统题材。在戏里,看到包公铡国舅,他们感到痛快,看到杨家将受潘仁美陷害,个个骂奸臣是坏蛋替杨家将感到窝心。这些故事和人物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挥之不去。他们把戏中人物的举止表情和穿戴打扮默然于心,闲暇时,根据记忆和想象用剪纸表现出来。陕北黄陵县56岁的高水琴看了戏剧《铡美案》说:“秦香莲人穷志不穷,陈世美忘恩负义,被包公铡死是罪有应得”,于是产生把“秦香莲告状”反映到剪纸上来的想法。高水琴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创作时对人物进行了适当的美化,让秦香莲显出坚贞不屈的样子。张林召干推磨的家务活时,还要把面粉摊平,在上面比划着要剪的人物。戏剧故事及人物成为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表现中常见的题材,有些农村妇女还成为剪戏剧题材的能手,张林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过去的农村文化生活贫乏,一年中难看上几回戏,即使有一次看戏的机会,说是看戏不如说是看剧团的戏箱、行头、扮相,哪个小姐的扮相俊,戏装上的花好看;哪个公子的样子漂亮、台步走得俊,她们不会让注意力放过每一个细节。对于新奇不常见的事物,人们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土生土长、常年生活在北京的人,不一定知道天安门大门上有几颗铜钉,但头次进北京的人就会好奇地跑过去,数一数,记在心里,这是一种心理认识欲望的满足。农村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在单调的色彩环境中,看戏时,他们同样会以新奇的目光把戏台上的一切揽在视野里。敏感的心理会使视知觉将那些漂亮的戏装道具及装饰形成恒定印象储存于大脑的记忆中,成为剪纸花样的一种参照和规范。这种对戏装美的强烈感受,又加之剪纸人物面部受造型特征的局限、不能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他们把艺术表现的精力更多放到了人物动态和服饰华美的表现上,民间戏剧题材的剪纸无论是线条粗犷还是纤细都明显具有这个特征,它是中国民间剪纸戏剧题材花样的主要风格特征。
民间有些剪纸巧手在表现动态服饰美的同时,想方设法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张林召的“穆桂英”就是极具魅力的代表作。她剪戏剧人物《杨家将》用的艺术形式就已表现出突破面造型对感情表现的局限。“穆桂英”是她突破这种局限的又一次努力,剪纸中通过眼睛刻画表现穆桂英的英武精神和为国杀敌的刚强气质,她用脸部的阴图把眼珠用阴图衬托出来,使人感到穆桂英的眼在回眸凝视,屡利警视的目光足以让敌人胆寒。穆桂英的衣服显然是按着记忆中的戏装样子剪成的,其中也有门神年画的影子。
戏剧人物的服装一般是用绸缎做的。这些衣服胖大不贴身,静态时的衣纹下垂近似直线,衣纹随着动作朝运动的方向弯曲倾斜。上肢动作较多则斜衣纹就多,下肢由于袍子和裙衫的遮掩,动作显得轻微,直衣纹就多,尤其是走小碎步的青衣花旦,戏行里讲究的是脚动裙衫不动以显闺秀们沉静大方端庄,即使是戏中的公子也很少有迈大步的,凡是大步跨的都要掂起袍脚和裙衫。戏装衣纹“静直动斜”的特征,在她们的视知觉中同样形成恒定印象。农村演戏是在开阔场地临时搭起的台子上,演出的时候如果选在白天,光线足看得清则这种“静直动斜”的视觉感就明显;看夜戏时,马灯照的舞台明晃晃的,衣纹的形态会给视觉更强烈的感受。她们把“静直动斜”的特征表现在剪纸的戏剧人物造型中,也表现在生活人物的剪纸图案大全艺术造型中。她们认为这样的衣纹是漂亮戏装的衣纹,是服装美的象征,有这样衣纹的衣服整洁、线条顺、漂亮。农村妇女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她们想让剪出的戏剧人物穿上漂亮的衣服,高水琴剪“秦香莲告状”时嫌戏中秦香莲母子衣服不好看,表现在剪纸里显得粗糙,她就在铰“秦香莲告状”剪纸作品中给孩子的衣服上加了小小花样,裤子上加了道道、线线、鞋上加了缨缨,头上打了扎角。高水琴铰“道道”、“线线”美化服装,说明她认为这些道道在视觉上是美的,她没把这些道道当成衣纹,而是看作一种美的原素,用这些来表现戏剧人物的服装。高水琴的创作手法和思维同前面的分析是吻合的。
“静直动斜”的衣纹表现特征同样被用于生活人物的剪纸艺术形式表现中,成为中国民间剪纸人
物造型的程式手法。有人说“静直动斜”生活就有,劳动人民天天见,怎么能说是从观察戏装得来的?生活中有,也天天见这是对的。恰恰是天天见,习以为常就成为视而不见,这和北京人不知道天安门的大门有儿颗铜钉的道理是一样的。生活中,劳动人民过去穿的衣服都是粗布料做的,民间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俗语,这是对过去劳动人民穿衣的最好写照。这种衣服的衣纹能和绸缎衣服流畅优美的衣纹相比么?她们觉得戏装的衣纹美,她们需要顺畅的心情,顺畅的生活,也想表现顺畅的线条。高水琴的话就是很好的说明。
劳动人民的故事多,对讲故事便产生欲望,尤其是妇女,俗话说:“二个女人一台戏”,相互间要聊的东西太多了。这种欲望还表现在剪纸的创作中,她们在表现戏剧故事、传说时,心理上就像和人拉家常讲故事一样,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有头有尾地说清楚。王兰畔对自己剪纸“饲养员”的介绍,就是她要通过“饲养员”向大家讲述饲养员的故事。贾姣姣把“唐王游地狱”,“李雪梅游花园”按情节剪成多幅,然后一组组的自上而下排列裱在纸上,看上去俨然碑刻画像石的小彩色拓片,内容情节一幅接一幅像是连环画,故事交待得非常清楚。民间的传统题材“老鼠娶亲”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排成一溜,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整体,让人感到既有细节的“真实”,又有整体故事的可笑有趣。也有人爱剪单幅花样“讲”故事,张林召的“穆桂英”讲得是穆桂英众多故事中的一瞥。民间妇女的创作思维和方法,使民间剪纸有了叙事风格的特征。
木版年画过去以门神、灶画、年历的形式进入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木版年画的艺术造型、装饰手法对民间剪纸有很大影响。一些劳动者买不起门神画,就展示自己的剪纸技巧,自己用纸剪门神花样用,门神画中的造型衣饰就成为模仿的对象。年画印刷时为防止塌版影响画面的洁净,主题形象周围要特别设计一些吉祥的图案加上去,这与剪纸技法的“随形造型”和“具体形象化类比”所获得的效果有着相似的特征。它们之间谁影响了谁,一时难以判断,需要有进一步的材料印证。木版年画对民间剪纸最大的影响表现在蔚县风格剪纸的产生。蔚县剪纸也叫蔚县窗花,它是在刺绣花样的基础上吸收武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色彩、造型手法发展起来的。当地一个著名的银匠刘老赏首先用刀刻代替了剪。初始阶段的色彩简单、刀工亦粗糙,明显带有年画的痕迹。七十年代初,__长老赏进一步改革刀具,自己制造了上百把不同的刻刀,经不断努力钻研,提高了雕刻和染色的技艺,使蔚县剪纸艺术逐渐成型完善,展现出独有的光彩,蔚县剪纸浓艳的色彩是其突出的特征。蔚县刻纸为承载色彩而减少了镂空,用于造型的阳线被阴线代替扩大纸纹的面积。蔚县剪纸的阴线就相当于木版年画的墨线,蔚县剪纸既是剪纸又是木版年画的异化。纸纹面积的增加加大了阻光性。蔚县剪纸把要表现的形象删繁就简,尽量去掉多余的形象,抛弃圆满的构图外形,使外形随主题形象而定呈现出变化多端的自由状,降低花样因少镂刻而增加的阻光性。
北方民间的女红巧手大多既是剪纸能手又是蒸面花的好手。剪纸、面花的题材内容大都是相同的,造型也有很多相像之处,只是剪纸是平面,面花为立体。在这两种造型中,她们互相渗用。
江苏剪纸受园林艺术的影响,花样的外型爱用一个花框,看这类剪纸就像置身于苏州园林中赏景,优雅而美妙。花框要么是一朵花形,如梅花:要么是一果品,如桃子,可谓是花中有花,因此人们称这种风格为“花套花”。扬州剪纸吸收中国画的章法和造型特点使民间剪纸精致化,这种精致是以大剪的剪技为保证的,它的剪线流畅,运剪曲折多变化,显现出民间剪纸艺人精湛的剪纸技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不断吸纳其它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特色,丰富发展自己,不但为自身的发展积累经验,提供模式和途径,也使自身的风格更加绚丽多姿。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