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剪纸中性的符号与标记
前面谈到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表现受劳动妇女们追求圆满心理的影响,造型讲究形的完整,一个物象与另一个物象的轮廓互不遮掩。我们欣赏中国民间剪纸时,却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常常是一物形象被另一物形象遮掩,比如一朵牡丹长在一只大花公鸡的尾部几乎全部遮掩或完全遮掩不予表现,这是妇女们特意安排的,是女性根据民俗生活的需要,根据自我生活体验作出独特认识的结果。这类作品多是从最初的生殖繁衍命题发展演变而来的。
我们以《锦(鸡)上添花》为例进行分析。人们讲中国民间剪纸时,对这种形式表现有两点认识:①用谐音的方法表示吉祥;②鸡尾长“牡月一花”是“美”的随心所欲。为作判断性的结论,我们首先追溯一下《锦(鸡)上添花》的源头。据资料记载,图样《锦(鸡)上添花》是由《金鸡探莲花》演变而来的,后者同样由鸡和花组成,鸡和花之间由“探”连结在一起。“金鸡探莲花”的语言遣调方法,显然不是现在汉语的通常手法。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探”为“掏,把手伸进去取东西”。《易系词》探颐索隐“疏探,窥探求取”以上对“探”的释意明确的包括“伸”这个意思。根据“探”在这个层面的意义可以知道,所谓“金鸡探莲花”就是要表明“金鸡伸向莲花而求取”。求取什么呢?莲花会长出莲蓬生莲子,莲之子便是金鸡所要获取的,显明繁衍的主题。“探”的“伸进去”就是两性交蜡的隐语。《莲生贵子》由《鱼戏莲》演变而来,“戏”和“探”是一个意思,《三国演义》中吕布戏貂掸是一段脍灸人口的爱情故事,“戏”在这里的含义,知道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对其有充分的理解。金鸡的“探”、鱼的“戏”与吕布之“戏”都属于同样性质的行为,人们把男性对女性的不轨企图称为“调戏”也是基于这个意思。
鸟类的生殖器官靠进尾部,鱼的生殖器官在腹部。所以被“探”、被“戏”的莲花分别放在鸟尾和鱼腹部表示交靖。莲花、牡丹花若不放在金鸡的尾部,“探”的目的就不能达到。随着时事的沿革,“金鸡”演变为“绵”、“莲花”演变为“牡丹花”、“探”也被“添”所代替,“锦上添花”在语言词义之上和“金鸡探莲花”的意蕴已经南辕北辙。在中国民间剪纸图案大全艺术的形式表现中,“锦上添花”还保存着“金鸡探莲花”的初始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花”的位置有严格的民俗化规范,并不是随便任意的放在某一位置。“花”放在鸡的尾部也并不是出于装饰目的。
农村妇女在民间剪纸艺术造型传统的传承中把这种表现手法推而广之,化用在其它物象的形式表现中,有的出于装饰,有的仍表示阴与阳的相合,《凤凰戏牡丹》也是这种程式。《鱼唆莲》图样是《鱼戏莲》的变体,鱼在莲下咬住或穿过莲梗,象征阴阳的“鱼和莲”的动静结合,反映了妇女的一种别样心理追求,是被压抑的性爱的释放。我在河南农村采风时就听到妇女间流传的所谓:“细谜粗看”和“粗谜细猜”。粗谜细猜之类的谜语,谜面叙述起来很难听,“黄黄”的,谜底却很干净,“细谜粗猜”与前者正相反,谜面很干净谜底绝对的“黄”。这是妇女们内心的秘密对异性难以启齿,靳之林先生在陕西的采风中就遇到这种情况:
原来我不知道它的含意,有一次我在宜君五里镇农村下乡,问她们剪的“鱼戏莲”和“鱼唆莲”是什么意思,女子们羞得脸通红互相推楼不说,最后还是一个婆姨说:“是恋爱”。“鱼”是男,“莲”是女。“鱼唆莲,是鱼咬住莲,结婚生娃娃了”。“鱼戏莲是男女在一起耍,还没有结婚生娃娃”。((美术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1
985/3月)
“怀孕”对于妇女是刻骨铭心的,妇女之间拉家常时会讲许多有关的故事、体验、痛苦或自豪。她们把自己对怀孕的感性认识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在自己的剪纸艺术中,逐渐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形式表现,如猫吃老鼠,大猪肚里套剪小猪等等。妇女们用自己生理的独特体验和生活中的事项发生联想,创造出男性难以企及的表现方法,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表现给人一种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感觉,具有了一种魔门现实的风格。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