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民间剪纸的历史沿革
沂蒙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沂蒙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种区域性文化,5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及其先民所创造的史前文化,可谓是沂蒙文化的源头。多年来,随着地下考古资料发现的不断丰富,经过人们的梳理、挖掘、提炼,沂蒙文化的脉络逐步清晰,可以说,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二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使用文字符号,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位于临沂城东今河东区相公镇大范庄村西的大范庄遗址有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的陶器,主要有胎壁很薄近似蛋壳,被称为蛋壳陶的夹砂灰陶、泥质黑陶、夹砂白、红陶等,属大坟口文化晚期文化,又具有山东龙山文化早期文化的特点,对研究山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以临沂为中心,西到沂南,南到郑城,东到营南、临沐,北到沂水,都含有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说明从大汉口文化晚期以来鲁东南地区已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文化中心。陶器上的雕刻寥寥几笔看似草率实则别具匠心的图案与后来民间剪纸的传统刀法一脉相承。作为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的剪纸,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当年孔子师郑子,听郑子讲解其祖先以鸟名官的历史,孔子发出“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的感叹,证明沂蒙文化传承丰厚,内涵博大深沉,以及与之并生的文化向外辐射与影响,使之在中华悠久历史所创造出来的优秀民族文化中,有着突出的贡献。干百年来沂蒙人一直保持着热爱文化的传统,同时也不乏尚武的古风。因而沂蒙地区的剪纸中不乏崇学、尚武的内容。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动物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沂蒙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回顾剪纸历史,据考证,从商代始(公元前1600一11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西汉时候,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夫人的影像为其招魂,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而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算起来距今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媚上(叫“门笺”)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几千年来,剪纸的工具几乎无大变化,一把剪刀创造了一门艺术。唐宋时期,流行“镂金作胜”的风俗。即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剪成套方几何、花草形状或剪成人形。南朝梁宗擦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东方朔传•岁时节》: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于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唐代诗人杜甫有《人日》为题的诗歌:“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著名诗人李商隐也作有《人日》诗句说:“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唐代李远《剪彩》诗写道:“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御绥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处不逢春。”上世纪六十年代新疆出土的文物唐代的人胜剪纸,有七个女子人形排列成行的图案。在日本的正仓院,保藏有两枚唐代华胜上面剪祝颂吉语说:“令节佳辰,福庆惟新,曼和万载,寿保千春。”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菩萨蛮》写道:“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载:“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蟠,围一大蟠,或以家长年龄载之,或贴于门相。”可见当时剪纸应用之盛。在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许多工艺美术应运而生,并出现了专业剪纸艺术家。周密《志雅堂杂钞》载:当时京城沛梁“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明清人笔记和地方志中也记有剪纸名家。《苏州府志》载:“赵警,嘉靖中制夹纱灯,以料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晕色。溶蜡涂染,用轻销夹之。映日则光明莹彻
,芬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严州建德县志》载:“林文耀,字纲斋,幼即工书,中年失明,乃剪纸为字,势飞动若龙蛇,点画不差毫发。室人装磺成轴人称之曰林剪。”《保定府志》载:“名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杨。圈不入神。”清代陈云伯《画林新咏》说:“剪画,南宋时有人能于袖中剪字,与古人名迹无异。近年扬州包钧最工此,尤之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入妙。”并有诗曰: 剪画聪明胜剪书,飞翔花鸟泳濒鱼;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清康熙时,有位宫廷画家邹元斗,画有一幅祝福新年伊始的风俗画《岁朝图轴》画的上端绘有垂挂着的五枚彩色剪纸“门笺”。门笺的形式即是由春蟠演变而来。在清代,因满族人有剪纸的习俗,致使剪纸进入宫廷。在故宫,历代皇帝举行婚礼作洞房的神宁宫,墙壁按满族习俗裱纸,四角贴着黑色的双喜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贴着龙凤团花的黑色剪纸;在宫殿两旁的过道壁上也贴有角花。据说有人用纸剪成有鹿。鹤、松的“六合春”图案,加以彩绘,贴于朝服上,连西太后都以为是绣出来的。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附丽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它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她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瑰丽多姿,充分寄托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她为满足人们更高的社会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壮成长。
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剪纸图案大全、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其倩影;同时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
真正文明的标志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共同发展。沂蒙地区的民间剪纸这古老的艺术之树随时代的发展而常绿常新。尽管由于长期民情风俗的稳定和地区文化上的封闭,剪纸的某些纹样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在民间流传,但是时代的变迁在沂蒙地区的民间剪纸上反映仍十分明显。沂蒙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一般都具有象征意义。既有直接的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题材,又有抽象的、夸张的富有比喻和象征意义的题材,从现在能够找到的资料看,沂蒙地区剪纸除具有装饰居室、张灯结彩,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灯笼花、纸扎花、门笺外,还有摆设点缀作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等;也用于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的缝制,如鞋花、枕头花、帽花、衣袖花、背带花等;也作印染图案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如今,剪纸己被广泛应用于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农民将剪纸艺术运用到苹果生产上,把剪纸图案晒制到苹果上,开发出系列“艺术苹果”,年产艺术苹果上亿个,使人们在品尝苹果的同时,也得到了艺术的享受。
客观地说,长期的历史变迁,沂蒙地区的剪纸艺术在形制方面并没有太大变化,在功用上只是在当今更强化了装饰艺术功能,削减了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功能。因为使用剪纸材料的进一步优化,色彩的变化与变换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使用,因而,当今沂蒙地区的剪纸艺术可谓色彩丰富,表现手法细腻,语词与时俱进,题材与时变化,更多地反映了时代精神。传统题材和色彩强调吉祥如意、喜气洋洋在婚嫁喜庆时和室内陈设时多有保留,仍然有圆形、方形、菱花形、桃形、石榴形等,和诸如龙凤、鸳鸯、喜鹊、花草、牡丹等各种吉祥的纹样。而在一些门笺等装饰性强的剪纸作品中,表现为其样式多为锦旗形,天头大、两边宽,下作流苏。多以红纸刻成,以单为主色的或套色剪制的。图案多作几何纹或嵌以人物、花卉、龙凤及吉祥文字,尤其是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如轿车、电视、电脑、人民币等等,更出现了诸如“社会主义好”、“拥护共产党”、“改革开放好”、“走进新世纪”、“祖国春来早”、“沂蒙风光美”、“欢迎解放军”等。由于电脑的普及使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文字形式,使艺术形式的变化千姿百态,剪纸的商品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