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0到12个月视力(婴儿期)

 魔术铺   2022-12-31 17:21: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什么是教育?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怎么才能让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怎么才能让自己家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羡慕的孩子”,能够在千千万万的同龄人中崭露头角,成为少年天才?这恐怕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家长都曾面对的问题,尤其作为咱们中国的家长父母,一直都在困惑和迷茫中苦苦思索追寻着其中的答案。面对市面上充斥着各类五花八门的教育宣传和教育理念,经常会无所适从,应该怎么才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请通过阅读我的系列专题文章慢慢去思考,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

婴儿期(上):生理和认知发展

(一)婴儿期的生理发展

1、身体系统的发展

婴儿生命头两年是人生中的快速成长期;

身体各部分成长的速率有所不同;

发展的几个原则:

头尾原则-从上至下

近远原则-从身到肢

大小原则-大肌到小肌

等级整合原则-单个到整体

系统独立性原则-各系统

2、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展

(1)神经系统的发育:细胞分化与突触发生(刺激)。

(2)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刺激可做出适应性改变的特性。

神经可塑性的理论研究最早开始于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

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主要出现在数周或数月内,通常归因于脑神经的可塑性。

生命早期,大脑发育不单纯是既定成熟程序的展开,而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两者结合的产物。

(3)神经纤维髓鞘化

髓鞘就是神经纤维外面包裹的一层膜,是神经纤维绝缘体,预防神经纤维间信号互相干扰。

例如:髓鞘化发育不良或脱髓鞘,容易引起运动障碍、遗尿等,婴儿发烧时很容易引起全身抽搐。

髓鞘化延迟是髓鞘异常的一种,髓鞘化持续至青春期,髓鞘化程度与婴幼儿行为表现有紧密联系。

(4)大脑偏侧化发展

大脑功能的偏侧化: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有一定的分工,存在专门化或不对称的现象。

大脑左半球受损会导致失语症,而右半球受损似乎没有任何影响。

大脑右半球受损的患者完成空间操作任务(拼图、搭积木等)的成绩较差,而且还可能丧失音乐能力。

3、生活节律的发展

婴儿通过发展出节律——反复的、周期性的行为模式——来整合单个的行为;

婴儿阶段最主要的节律是对内外部刺激的觉知和意识。

婴儿睡眠的特点:

在睡眠时间里,常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睡眠不稳,周期较短。婴幼儿浅睡眠时可多次出现躯干和肢体的部分运动、突然惊跳,以及轻声抽泣,这是睡眠中的正常生理现象。

4、动作的发展

(1)基本反射能力

婴儿天生有一些基本反射,这些反射大多对婴儿具有保护生存的价值。如:无条件反射。

有些反射会消失,有些会终生保留,还有些反射会被后来更为复杂的自主控制行为代替而消失。这些反射可能刺激了大脑中管理复杂行为的部分,有助于这些行为的发展。吮吸母乳的动作,发展为吸食其他的行为。

(2)动作发展的规律

动作和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

从上到下: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成熟的。民间有“三翻、六坐、八爬坡”的说法。

由近及远: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由大到小: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5、感知觉的发展

(1)婴儿感知觉研究的方法

婴儿知觉研究的最大障碍:不能用言语和行为做出表达。因此,研究者只能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来推断他们的感知觉活动。

视觉偏好法:通过给婴儿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物,观察婴儿更喜欢注视哪一个,从而获取婴儿知觉发展状况的方法。

习惯化方法:反复给婴儿呈现刺激物,婴儿对这种刺激物熟悉后,对该刺激物的定向反应消失。若婴儿对一种新的刺激出现去习惯化,则说明他能够将这种刺激与已习惯化的刺激加以区分。

诱发电位法: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通过记录他们脑电波的变化,推论其感知觉能力的发展状况。

高振幅吮吸:一种利用婴儿改变吮吸奶嘴儿的频率和强度以保持对有趣事物的兴趣的能力,对婴儿知觉能力水平进行评估的方法。

(2)视觉的发展

新生儿视敏度约为成人的20/200—20/600之间,视力范围约为成人的1/10—1/30;

6个月大婴儿的视力几乎达到成年人的视力水平。

双眼视觉约于14周发育成熟。约5个月。

针对6个月左右的婴儿,区别色彩的细胞尚未完善,还不能明确分辨颜色,只喜欢看黑白图案。

研究婴儿的注视行为。在范茨的“视觉偏好”实验中,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让婴儿看,注视时间长的,则说明婴儿对此对象表现出了“偏好”。

视觉偏好试验(人脸、复杂图):范茨通过视觉偏好法,发现婴儿相对于简单刺激来说,更喜欢较复杂的图形,与复杂图形比较更喜欢人的笑脸。

(3)深度知觉的发展

吉布森和沃克发明了一种叫“视崖”的装置,用于探索儿童三维知觉的发展。

视觉实验的结果:

当婴儿到能爬行时(一般为7个月左右),表现出逃避深侧的倾向(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

视崖实验的发展(坎波斯1970):

    记录2个月大的婴儿放在面向浅滩和悬崖时的心率变化,发现面向悬崖时心率下降,与年长婴儿相反。

    结论:2个月及以上的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但2个月的婴儿把悬崖当作一个新奇有趣的事物来看待,还没有害怕的的表现;年长的婴儿与此相反。

    听知觉的发展

婴儿在出生前已开始有听觉。最清晰地传递到胎儿的声音是母亲的言语声。

用塑料玩具狗发出的“唧唧”声为刺激,对42名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进行测试:

一次刺激引起反应19名(45.2%)

两次刺激引起反应16名(38.1%)

三次刺激引起反应5名(11.9%)

对出生3天婴儿的研究:婴儿各自的母亲朗读孩子的故事并录音,作为测验的声音材料。

婴儿用一定的频率吸吮奶头,就听到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反之则变为他人的声音。

结果:85%婴儿会按产生母亲声音的频率吸吮。

对父亲和其他成人男性的声音没有表现出对父亲声音的偏好。

母亲育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很多人对母亲情感依恋深。

习惯化研究方法发现,婴儿在1个月大时就能区分两个相似的声音,例如“ba”和“pa”。

大约4个半月大时,能够区分自己名字和其他相似的发音。

5个月大时,婴儿能够区分大段母语和外语,尽管两种语言的长度、音节数目及语速都相同(另一些研究说明刚出生就能分辨)。

    味觉偏好

与苦、酸、咸或中性液体相比,吸吮甜汁液的频率更快,持续时间更长。

不同的味道会引发不同的表情。

    嗅觉偏好

能够察觉各种气味,对不喜欢的气味表示厌恶;出生后4天内表现出对牛奶味的偏爱。

母乳喂养的婴儿1-2周就能通过乳房和腋下的气味认出妈妈

    跨通道知觉

来自不同通道的信息相互联系起来,而不是将景象、声音和触摸感觉彼此独立地体验。

不少研究者认为,婴儿出生时各主要感觉通道是完全不协调的,只有通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经验,才逐渐学会把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联系起来。

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婴儿出生时已拥有跨感觉通道的知觉能力,至少他们拥有某种能迅速通过经验获得这种能力的先天倾向。

现有证据似乎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这些证据主要涉及三方面:即视觉-听觉、视觉-触觉和视觉-身体运动模仿的跨通道整合。

实验:

被试:出生8-31天的婴儿,能看清一个手臂距离内的物体。给婴儿戴上护目镜,通过特殊投影技术在护目镜上制造三维物体影像。

结果:婴儿会伸手去抓这些眼前本不存在的东西,抓不到时有些婴儿还会表现出沮丧的表情,甚至哭泣。

5-8月婴儿面对以下情境:

看见母亲,听到母亲的声音;

看见母亲,听到陌生人的声音;

看见陌生人,听到陌生人的声音;

看见陌生人,听到母亲的声音;

结果:当声音与面孔不协调时,婴儿有不安、烦恼的表现。

(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认知发展的重要观点

(1)皮亚杰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婴儿期主要处在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该阶段婴儿用动作图式来探索和理解周围环境,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最终发展起心理表征能力。

(2)信息加工论的观点

信息加工论将人脑看作是一个类似电脑的信息加工系统,用电脑的信息加工活动来类比人的认知过程。

和皮亚杰的观点不同,信息加工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体现为信息加工能力和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加工策略自觉和熟练地使用,而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儿童的生理成熟逐步发展的量变过程。

2、婴儿期的记忆

习惯化(注意少、无兴趣)和去习惯化(新刺激、新注意)表明婴儿能够再认先前呈现的刺激,说明婴儿有记忆

最明显的再认发生在6个月时,此时婴儿开始认生;1岁左右出现较明显的信息提取,婴儿会去寻找被挡住的物体。

婴儿对信息的保持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长。

婴儿期健忘:人们很少能回忆起3岁前的经历。

可能的原因:3岁前是无意记忆,3岁后才出现有意记忆;3岁前无法用语言来储存记忆,无记忆策略等。

婴儿智力的个体差异:婴儿智力具有不确定性,难以进行定义和测量。

信息加工论认为婴儿的信息加工效率能够更好的反映婴儿的智力水平。

聪明的婴儿具有的特点:喜欢并能辨认新异刺激,快速吸收新信息等。

3、言语的发展

(1)语言发展的理论

习得论

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认为儿童通过模仿和强化来掌握语言的;

模仿和强化对早期语言发展功不可没。

习得论不能解释的现象:

模仿和强化都不能说明儿童语言的创造性;

大多数父母在与儿童交流时,通常关心的是内容的正确性而不是语法的正确性,对语法错误但内容真实的句子也加以强化,但儿童最终还是向正确的成人语言发展;

为什么生活经验完全不同的各国儿童在语言发展上会表现出普遍性和一致性。

先天论

①观点

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人类习得语言是生理上预先设定好的

②代表人物

A.乔姆斯基

他用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和普遍语法来解释语言的获得;

他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中,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装置,使人们不需要经过刻意教导,就能轻易获得语言;

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在4岁内就能完成(语言的敏感期)。

B.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

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语言以大脑的基本认识功能为基础;

语言发展有敏感期(2岁—11、12岁)

C.评价

先天论否认环境和语言交往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乔姆斯基的观点能够解释儿童语言的创造性和各文化儿童以相同顺序掌握语言的事实。但两种观点都很难解释一些事实。

③先天论的论据:

移居美国的年龄和成年时英语语法成绩的关系。证明:越小学习英语语法成绩越好。

交互作用论

①观点

认为生理因素和环境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语言发展的过程。

承认生物因素对语言习得的贡献;

指出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的联系;

强调社交互动的背景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②皮亚杰认知相互作用:

语言是儿童多种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事物的一种能力。

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2)语言发展的过程

①语言准备期:

生命的头10—13个月,是儿童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之前的一个时期。

②对言语的早期反应:

能够区分言语和非言语,以及分辨各种类似言语的声音。

③前语言期的发音:

2个月能发出类似元音的咕咕声;4—6个月出现辅音和元音的组合,称为咿呀声,听起像单词但不传达意义。

④开始学习到谈话的交替规则:

8—10月时开始用手势和其他非言语手段与成人沟通;

多数儿童在前语言阶段的末期才能确切的理解一些单词的意思;

通常语言理解都比语言产出的发展超前;

10-14个月婴儿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时,婴儿进入单词句时期。婴儿能说出单个的词语,而这个单词通常被用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的意思,即单词句。

⑤早期语义学:词汇量的扩大

婴儿在18—24个月时,其单词学习的速度显著增长,这一现象常被称为命名爆炸

最早掌握的50个词约有2/3是物体名词,包括熟悉的人和经常摆弄的、能够移动的事物;还有许多指代熟悉动作的动词

婴儿早期说出的单词种类存在个体和文化差异。

⑥赋予单词以意义

经历一个快速映射过程而掌握单词;快速映射是指在几个场合下听到单词应用于其指示物后获得单词的过程。

13—15个月的婴儿就能通过快速映射习得单词意思,但他们却很难在需要时说出这些单词(理解先于产出),可能的原因是难于从记忆中提取单词。

婴幼儿在赋予单词意义时,常常会出现过度泛化(词义扩大)和扩展不足(词义缩小)的错误。

约在18—24月时,儿童开始将两个单词组合成一个短句,这些单词一般由内容单词组成,省略了言语中意义不大的部分,例如冠词、介词、代词和助动词。这种句子称为电报句

儿童对符合语法的完整句比对表达同样意思的电报句反应更准确。不能说出完整句是因为其自身的加工和生成限制。

电报句表现出一定的词序规则,表明儿童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同样的句子在不同情境下表达不同的意思。

⑦与婴儿交流:婴儿指向的言语

全世界各种文化基本都会使用婴儿指向的言语(也称妈妈语)同婴儿交流。这种语言以采用简单短小的句子和较高的音调为主要特征。

研究表明,新生儿更喜欢婴儿指向的语言,他们更容易注意到这种语言,做出积极反应。

在同婴儿交流的过程中,成人可以对婴儿的错误进行提示,从而来促进婴儿的语言发展。主要的提示方式包括扩展和重塑

(3)家庭教育指导与建议

    多刺激婴儿感觉通道

    多用妈妈语与婴儿对话

    多抚触孩子,刺激大脑发育

    多让孩子动手,才会“心灵”

    先学会母语,再学外语

  1. “同一语音”交流好

  2. 处多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13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