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感觉耳朵、鼻子、眼睛、嗓子、皮肤这痒那痒?虽是小毛病却很恼人,有没有什么办法呢?给您推荐几种方法
嗓子发痒:用热水熏一熏嗓子
秋天,很多人都会出现嗓子痒的症状,通常会认为是过敏性咽炎。过敏性咽喉炎是咽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
发作起来常常是咽喉肿痛,持续干咳、瘙痒,在夜间发作更为明显,常常整夜咳嗽不止,严重影响孩子休息和睡眠。
此外,过敏性咽喉炎还常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这种情况以避免接触到致敏物质为主,可以查查过敏原,针对咽炎的某些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居家调理,如果孩子稍大点了,出现嗓子刺痒、干疼、有烧灼感或需要不停清嗓等情况时,可以试试热熏气疗法。
在水杯中倒上大半杯热水,水温别超过50℃,对着杯子大口吸气。水温别太高,以防释放的热气伤害口腔黏膜。
此外,有痰咳不出,也可以试着吸一吸水蒸气,痰就会很顺利地排出来。如果孩子还小,可以多喝点热水,嗓子不舒服时嘴里含颗枇杷糖。也可以吃点梨,也能润嗓。
耳朵发痒:用双氧水擦擦
如果耳廓、耳甲腔、耳周皮肤有发红、渗出,黄色结痂等,通常是外耳湿疹,多见于婴幼儿。
外耳道湿疹,多由外耳或中耳疾病或者是一些不良的习惯引起,比如化脓性中耳炎引起鼓膜穿孔,脓性分泌物对外耳道的刺激,所以需要明确病因后再采取治疗。
单纯外耳(外耳道)湿疹,可以用双氧水清洗后,擦干,涂一些湿疹膏如氧化锌等,如果仍不能控制,可以局部加用一些激素类药膏如曲咪新乳膏、糠酸莫米松药膏等,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如果上述办法仍然不能够控制婴幼儿的外耳道湿疹,或者是分泌物明显增多、出现耳痛、纳差等表现,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护理上,如能找出过敏原则尽量避免,如居住环境、衣着、饮食等,当然,很多的湿疹是难以找到确切的过敏原的。
其次局部护理上注意耳部的清洁,防止耳道内进水。
给孩子洗头的时候,可以给他戴上个防护罩。
平时不要总给孩子掏耳朵,孩子外耳道发育并未成熟,耳内皮肤很娇嫩,力道、方向把握不准,很有可能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
皮肤发痒:擦点薄荷软膏
每年春季皮肤科门诊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快看看我家孩子是虫子咬的还是过敏啊?”这其实是春夏季节门诊最常见的小儿皮肤病——丘疹性荨麻疹,俗称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是指昆虫叮咬皮肤后出现的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也就是人体对虫子的唾液或分泌物产生的暂时性皮肤过敏。
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及青少年,尤以学龄期前更为多见,常见的致病虫有蚊子、臭虫、螨虫、虱子等。通常被叮咬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红色丘疹,部分顶端可有小水疱,伴瘙痒。
症状较轻的居家处理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薄荷软膏、风油精以及糖皮质激素软膏等。
如果皮疹逐渐增多或者是瘙痒不能缓解,需要及时就诊加口服药物,如服扑尔敏、开瑞坦等抗组胺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必要时选择外用激素药物。
搔抓严重合并感染,可能会遗留痕迹或出现严重感染,建议前往皮肤科就诊由医生选择治疗方式。
户外活动时,家长可以使用驱蚊贴或是给孩子穿着长衣裤,也不宜长时间在草坪或花丛中玩耍。
此外,要勤给孩子洗洗澡,勤换衣服,最好穿纯棉衣物,避免宝宝过多出汗。
眼睛发痒:可以局部冷敷或冰敷
一出门眼睛就红痒难耐,这种症状是春季角/结膜炎。当结膜受到一些致敏物侵害,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刺激时,都有可能引起过敏而发病,本病可每年都发,连续5~8年,直到青春期后缓解,因此要注意预防很关键。可以少带孩子到鲜花多的地方,外出时,给孩子戴上防护眼镜,以避免眼睛接触到过敏物质等。
眼痒时可采用眼睛局部冷敷或冰敷(用布包冰块敷眼部,不能直接用冰块敷眼部),以减轻不适症状。饮食上忌食葱、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刺激食物,最好不吃带鱼、鲤鱼、虾、蟹等海腥发物。
此外,尽量不要批评小孩,因为小孩哭时会用手揉眼睛,揉眼睛会导致肥大细胞降解及损伤角膜上皮细胞,加重眼痒的症状。
发病前1~2周可滴肥大细胞稳定剂,2%色甘酸钠滴眼液,3~4次/天,发病时滴1%吡嘧司特钾滴眼液,2次/天,或氮卓斯汀滴眼液,2次/天,或0.1%奥洛他定滴眼液,2次/天。
鼻子发痒:用生理海水喷一喷
造成流鼻涕打喷嚏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感冒外,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腔异物、腺样体炎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等,都可能造成。
如果孩子的鼻涕像坏了闸的水龙头一样流个不停,同时伴有眼睛痒、鼻子痒、眼睛底下有黑色阴影的情况出现,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孩子可能出现了过敏的症状。
此时需要到医院及时进行治疗和诊断,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孩子鼻子不通气,鼻涕不易擤出的同时又很黏稠,可以采用生理海水给他喷一喷,让他鼻涕变稀薄之后,再擤出!擤鼻涕时首先压住一侧鼻子,轻轻地一侧一侧的擤。
需要注意的是一侧鼻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擤鼻涕的方式是一起擤,可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如若操作不当,可能会把鼻涕通过咽鼓管擤到中耳里边,从而引起中耳炎。
此外,不要用力摩擦鼻子周围的皮肤,以免造成鼻子周围皮肤的损伤。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